和天賦方面做出什麼評價,但是從皇帝前面的種種行為,從他對大臣的奏摺的批覆和命令來看,這個皇帝實際上並不是什麼非常有天賦和眼光的人。
他的政治手段,不能說多差,起碼他目前還能夠穩定地掌控住朝堂中的大臣們,但是多麼優秀,倒也沒有——雖說有點馬後炮的嫌疑,但是皇太極還是覺得,這個皇帝並不算是那種非常出色的君主,也不是那種絕對的天賦型人才。
而若是結合上神蹟提到的,皇帝本人大體上的執政方針,所謂的“遵守祖制”……事實上,這個方針一出來,很多事情就已經明瞭了。
作為“祖宗”的一員,皇太極並不反對後代們遵守祖制,某種程度上講,他還很樂於見到後代們能夠遵守祖制——畢竟,祖宗定下來制度,有些時候不就是想要為後代們定下他們的基本行為規範,讓他們遵守嗎?
但是,同樣是“祖宗”的一員,皇太極本人就已經改掉了不少比他更“祖宗”的祖制——這是因為他看到了時局的改變,因為他發現了政局的需要,而事實證明,他的改動是正確的。
因此,皇太極也並不反對後代們改動一些祖制,只要確實是有所需要的,只要確實是有一定正確性的——即使不是完全正確,但是如果改與不改比較起來,改更合適一些,那麼就可以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央洲這時候的情況呢?
央洲此時面對的,完全是之前並沒有出現過的情況,是突然的、全新的變故。
最起碼,對於這樣的情況,他們這些祖宗定下的祖制是不能起到多麼大的參考作用的;甚至,把時間往上走一走,整個歷史上,也沒有多少可以用作直接參考的案例。
因此,此時,恰恰最需要皇帝本人的應對能力和眼光以及敏銳度,換言之,某種程度上非常依賴天賦。
可皇帝,大約並非這一類的皇帝。
更不要說那什麼“道德要求”了,那是什麼道德要求?那明明是皇帝的執政風格的側面展現——只要你沒有犯錯,那麼就沒有問題;但如果你犯下了錯誤,那麼有的沒的都會成為你的罪證。
這種執政風格吧……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嗤笑一聲:“別說央洲此時面臨的情況並不能從‘祖制’中獲得多少參考,就是沒有發生鶯鶯國的事情,想要將國家發展繁盛,也不能完全依靠仿照祖制啊!”
他對於這種一味要求遵守祖制的做法和人,完全提不起什麼興致來。
大漢有沒有祖制?還是有的。但是大漢的皇帝們有這麼一味地遵守祖制嗎?當然沒有。那大漢有逐漸繁盛發展起來嗎?發展起來了。
——要劉徹說,就算沒有鶯鶯國,只是央洲自己發展,那麼皇帝要是隻想著仿照祖制而沒有什麼想法,那麼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前面的先祖能夠將國家發展昌盛,說明先祖找對了方法,與當時的國家需求相適應;而後來國家沒能維持住過往的昌盛,那麼說明需求已經有所變化,原有的政令已經不能完全適應了。
此時依舊想著效仿先祖的政令,根本不能算是合適了。
那麼這時候應該幹什麼?當然是應該尋找新的、更合適更有效的執政方案啊!
【皇帝收到靜安交上來的鶯鶯國方面的文書之後,便進行了閱覽。】
【但是,這封文書已經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翻譯問題。】
【就像是之前靜安等人將鶯鶯國方面的來意理解為“伸冤”“上訴冤情”一樣,這封鶯鶯國首相亨利的文書,內容也有許多部分被翻譯為了與伸冤相關的、事實上和鶯鶯國本意並不完全相符的文字。】
【或者說,出於央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