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的理解和觀念,也出於對於鶯鶯國等外國的用語和內情並不瞭解,皇帝和官員們都沒能正確領會到鶯鶯國的文書中蘊藏的實際意思。】
【文書中,將“要求央洲賠償鶯鶯國損失”等內容,大量地翻譯為了“向皇帝伸冤請求幫助處理冤情”等,因此,皇帝看到文書之後,頓時覺得,這些鶯鶯國人還是非常“恭順”“懂禮數”的。】
【由此,這算是一部分讓皇帝對於此事的態度發生轉變的原因。】
【當然,鶯鶯國文書的內容再怎麼翻譯,也不能改變首相亨利在其中明確提出的要求,共有五點:
一是要央洲按價格賠償損失的危險品;二是兩國的官員要平等交往、不存在什麼上國藩屬國等關係;三是央洲要割讓一些島嶼給鶯鶯國;四是央洲要對商行商人們進行賠償;五是央洲要賠償鶯鶯國此次動兵所花費的軍費。】
【如果一定要說的話,不管翻譯到底怎麼翻譯,但是亨利的這些要求就已經非常明確地透露出來了鶯鶯國的真實想法。】
【理論上講,皇帝在看到這些要求的時候,就應該發現,這些鶯鶯國人與他原本想象的、與翻譯中的那些“伸冤”並不相同,他們有著不小的胃口,也有著大量的需求。】
【但是,不論是皇帝沒有看出來,還是他沒有用心看,總之他沒有覺得這些鶯鶯國人潛藏的巨大威脅。】
【至於說亨利在文書中提出的另一件事情,也就是要求派出專門的欽差大臣與喬治等人面議,皇帝則直接拒絕了,畢竟,這件事情“從未有之”,而先例不可擅啟。】
【因此,最終皇帝給出的詔令,或者說答覆是,對於你們的冤情啊,我必然會嚴加查辦,你們提到的危險品處置時產生的冤情,央洲馬上就會細細審查,如有問題,必將嚴懲相關責任人;現在,你們也不要在沽市入海口待著了,先回關口去,等著我們查案就行。】
【至於說什麼賠償、軍費、島嶼等等,皇帝並沒有當一回事,並不打算給對方。但同時,他又不認為,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的鶯鶯國一方可能會做出一些行為。】
【也就是說,皇帝的整體傾向從先前的剿殺變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安撫”,這除了他認為的鶯鶯國“恭順”外,就是因為,他不想讓“邊釁”長時間存在,這會影響央洲的正常政治經濟活動,同時鶯鶯國人又在海上,這並非央洲的擅長的作戰領域,一旦時間拖長,受到的影響就會越大;】
【另一方面,則是朝廷已經存在許久的國庫財政問題了。現有的財政情況,壓根支撐不起一場長期大規模戰爭的消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一定要說的話,那麼就還有一點就是,在皇帝看來,鶯鶯國只是想要進行貿易,又不是要搞什麼政權顛覆活動,他們提出的要求之中,後面的幾點不行,但是前面所謂的“伸冤”還是很好辦到的——至於說相關官員,他們個人的官途命運,比起皇帝、比起央洲、比起整個國家,又算得了什麼呢?】
唐朝,貞觀年間。
在場之人都陷入了沉默。
倒不是為了皇帝覺得如果能夠透過處理幾名官員就能換來和平順暢的想法有什麼大錯——如果真的可以的話,那這點損失確實完全算不上什麼。雖然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會這樣做,但如果有人這樣做了,倒也屬於是權衡利弊的一種選擇。
甚至,對於皇帝而言,他還會覺得這大約還只是侷限於罷官去職,並不涉及到性命之憂,如果真的面臨什麼危機而能透過罷免一部分官員而達成好結果,他完全會覺得這無比劃算,最終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就完全不讓人意外了。
再說了,有時候就算真的將一部分官員罷免了,只要皇帝有心,這些官員同樣不會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