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研究霍天北其人的方方面面,慣用的戰術自然也在他留意的範圍之中。
縱觀前前後後,鬱江南與霍天北分明是布了一局棋,現在這盤棋到了最後關頭。不出他所料的話,鬱江南筑起的軍兵無法攻克的防線是霍天北一手籌謀,換個說法,南疆戰事之於霍天北,是左右手博弈,根本沒可能分出勝負。兩方的人都受他控制,他是自己與自己對弈。
再想想鬱江南這許久以來的行徑,除了築防線,偶爾與官兵打一場沒勝負可言的仗,其餘時間都忙著恢復南疆民生了,如今那裡的百姓在他治理下,正逐步脫離戰亂帶來的陰影——換個叛臣,怎麼可能會一心做這些?怎麼可能不設法擴大所轄疆域?
如今鬱江南說起來是歸順朝廷,真正歸順的是霍天北,透過霍天北進入朝廷,兩人聯手後,足以睥睨天下。
對於萬博新而言,他已到了生死關頭——內閣已被霍天北除掉了兩個,下一個自然就是他。而在他倒臺之後,進入內閣的非鬱江南莫屬。
這樣的危機任誰也會焦慮至極,人到了恐懼的邊緣會怎麼辦?唯有誓死一搏。如今拼上一條性命,興許還有生機,若是沒有做為,便是坐以待斃。
為了確保這一次彈劾成功,萬博新幾乎用盡了畢生精力。先對鬱江南之事提出異議,之後再將問題逐步引申到霍天北身上,隨後再發動私交不錯的言官及兩位王爺齊心質疑霍天北野心勃勃,要將皇上取而代之。最要緊的是,他藉著每次進宮面聖的機會,已與元熹帝達成默契。
元熹帝每日裡盼著的就是出現這樣一個官員,拼著性命與霍天北對峙,聽完萬博新的計劃之後,當即拍板決定:無論如何也要促成此事,倘若霍天北以太后、靜寧公主的事要挾,那麼他也只好把臉一抹全部認下,大不了寫一道罪己詔以謝天下。面子這兩個字,閒時必須要,到了關鍵時候,就無足輕重了。
的確是,如果萬博新的推測屬實的話,霍天北已獨攬天下七成軍權,這樣一個人想要造反,或者哪日高興了逼宮要他禪位的話,他只能任由擺佈。
既然已經到了這地步,他只能利用官員言論逼著霍天北真正造反或是有所行動以示清白。而不論霍天北怎樣,結果都是相同的——請命去漠北,與鬱江南匯合。
到了那等地步的話,霍天北註定是有去無回,元熹帝不會再讓這樣一名臣子回到朝堂把持朝政。造反,可以,退無可退的時候,劃出些疆域讓給他;不反,也可以,將漠北交給他鎮守,或者讓他回到西域。
萬一霍天北不知足想要整個天下的話,便是暴露了狼子野心,不說朝廷如何,百姓的唾沫星子就會將他及其後代淹死——自權臣到梟雄,付出的首要代價就是名聲掃地,他霍天北再也不會是萬眾仰望、欽佩的安邦定國第一人。不論到何時,皇家正統血脈都決定著一個人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名不正言不順的梟雄,會激起文臣武將的不屑、反抗,到那時霍天北就是四面樹敵,誰都沒有安生日子可過。
元熹帝這是生平第二次極其用心地籌謀、準備一些事,上一次他針對的是自己的生身母親,這一次他針對的是將他變成傀儡的權臣。
每到這種時候,元熹帝就會變得興奮異常,茶飯不思地斟酌每一個細節,推測每一個可能發生的意外,列出名單尋找每一個可以派上用場的臣子,甚至想到了太后與靜寧會變成人質——那倒不需擔心,霍天北真敢這麼做,他就豁出母親、妹妹的安危,揭露霍天北這般大逆不道的行徑。
什麼都想到了,什麼都準備好了的時候,一盆冷水當頭澆下。
給他潑這盆冷水的,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一個人——雲凝。
是在他眉飛色舞地對雲凝說出這些的時候,雲凝冷笑道:“皇上真這麼做的話,未免太過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