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吳、聯魏。
說說輕鬆,執行起來難度很大。
就拿吳國來說,魏吳、晉吳之間大小戰事打的已經數不清了,彼此之間仇怨結得太深,聯合之議即便是大勢,也總有人反對。
而要想說服這些反對的人,晉國這邊必須拿出真真實實的誠意來,而且這誠意還不能是空口白話,因為晉吳之間根本沒有什麼信任感。
前番司馬炎為了集中力量對付趙廣,曾經將壽春讓給了孫皓,但後來晉國又復奪了壽春,這件事讓主張北伐的老將丁奉很是不滿。
幸運的是,八月份的時候,丁奉終於死了。
司馬炎及晉國朝堂聽到丁奉死去後,群情振奮,高興不已。
遷都開封之後,晉吳之間的距離拉近,晉國這邊對吳國的情況也更加的瞭解。吳國看似強大,實際卻是弱的一逼。
吳國真正的支柱只有兩個人:丁奉和陸抗。
吳國大司馬丁奉,活了足足八十有餘,前期只是小將,不顯山露水,而到了後期,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甚稱老當益壯的典範,
如果真拿一個人和其相比的話,蜀漢這邊廖化勉強算一個,但就取得成就來說,丁奉要比廖化超越太多。
丁奉一死,支撐吳國的支柱就傾倒了一半,只剩下荊州的陸抗在苦苦支撐,而且陸抗的身體也極是不好,說不準什麼時候也病逝了。
“陛下,孫皓那殘暴屠夫還整天喊著北伐北伐,這一回丁承淵一死,臣看他連帶兵的將領都派不出來?”
荀勖等人一臉的幸災樂禍,這幾年來晉國被漢國欺負的夠嗆,連吳國也時不時的派兵打打江淮,雖然沒有什麼戰果,但也牽制了晉軍一半的力量。
在多線作戰的情況下,晉軍只能疲於應付,發動不了對漢國的反攻。
“好了,丁奉是吳國的主戰派,他這一死,我國在江淮方面的壓力就沒那麼大了,不過,陸抗還在,我們又共同面臨漢國這個強大的敵人,能避免爭端最好。”
司馬炎在稍一沉吟之後,便理智的做出了選擇,於他來說,趙廣才是真正的對手,而孫皓根本就上不了檯面。
“何邵,你和大法師辛苦一下,出使建業一趟,將我大晉有意聯合吳國,共同抗漢的誠意告知孫皓及吳國朝堂。”
“只要吳國同意出兵,與偽漢接戰,不管是荊州方向,還是交州方向,都可以作數。至於我大晉的誠意,朕聽聞孫皓恨宗室孫秀入骨,要食其肉而後快,你告訴他,答應聯合攻打偽漢,孫秀可以交還給吳國。”
“另外,聽說吳國太子瑾知書達禮,為人恭謹,年齡與平陽相仿,兩人又都是嫡長子、嫡長女,身份上也合適,若是兩國能結秦晉之好,也是一樁美談。”
吳國太子孫瑾,在寶鼎四年(公元269年)被孫皓立為太子。
平陽公主司馬徽,司馬炎和楊豔的嫡長女。
現年只有十四歲,長得花容月貌,又兼善書女工,是洛陽和開封兩地世家子弟的傾慕物件,司馬炎生性風流,對女子很是偏愛,對這個長女也是視若珍寶。
但這一次,為了聯吳,司馬炎也是豁出去了,女兒的幸福可以不要,但江山一定不能丟。
為了進一步促成聯姻之事,司馬炎還說動了高僧竺法護與何邵一起出使,佛教在吳國的傳播範圍很廣,特別是在孫權、孫亮當權時,江南一帶的佛寺建設比晉國這邊還要更多。
宗教這個東西。
看起來不起眼,但影響力卻非同小可。
這些年來,竺法護與支謙、康僧會等江南僧人之間,來往頻繁,特別是在孫皓毀佛事件中,竺法護給康僧會傳授了許多如何和漢人朝廷打交道的法子。
毀佛事件,是發生在孫皓登基為帝之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