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祖先荀氏,所以想要和他們區分開來,於是他們按照智罃的舊例,改稱為智氏。當時智瑤掌握政權,被稱為智伯。四家聽說田氏殺害國君,獨攬大權,而諸侯們卻無人前去討伐,於是他們私下商議,各自選擇方便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封地。然而,晉出公的領地,反而比四卿的領地要小,對此也無可奈何。在這四家中,尤其要提趙簡子,他的名字叫鞅,他有好幾個兒子,長子名叫伯魯。最小的兒子名叫無恤,是賤婢所生。有一個善於給人相面的人,名叫姑布子卿,當他來到晉國時,趙鞅把所有的兒子都叫來讓他相面。子卿說:“沒有適合當將軍的。”趙鞅嘆息道:“趙氏恐怕要滅亡了!”子卿說:“我來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一個少年,他身邊的隨從都是您府中的人,這個不會是您的兒子吧?”趙鞅說:“這個是我最小的兒子無恤,他的出身很低賤,不值得您過問!”子卿說:“天意要廢棄的人,即使是貴族也會變得卑賤;天意要振興的人,即使是卑賤也會變得尊貴。這個孩子的骨相看起來和其它公子不同,我還沒有仔細看過。您可以把他叫來。”趙鞅派人去召無恤來。子卿一看見他,就讚歎道:“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趙鞅笑了笑,沒有回答。過了幾天,趙鞅召集了所有的子孫,詢問他們的學問。無恤無論被問到什麼問題,都能夠清晰明瞭地回答,並且條理分明。趙鞅終於認識到他的才能,廢除了長子伯魯,立無恤為繼承人。
有一天,智伯對鄭國不向他朝貢感到憤怒,打算和趙鞅一起攻打鄭國。但趙鞅正好生病了,所以讓無恤代替他領軍前往。智伯在宴會上灌醉了無恤,但無恤卻不能喝酒。智伯醉後發怒,把酒杯扔到無恤的臉上,導致無恤的臉受傷流血。趙氏的將士們都感到憤怒,打算攻擊智伯。無恤說:“這只是小傷,我可以忍受。”智伯撤兵回國之後,卻反過來說無恤有過,想要讓趙鞅廢黜他。但是趙鞅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從那以後,無恤和智伯之間就有了裂痕。趙鞅病重,告訴無恤:“如果晉國出現了困難,只有晉陽可以依靠,你要記住。”說完這句話,趙鞅就去世了。無恤繼承了趙家的家族,成為了趙襄子。這件事情發生在周貞定王十一年。那時,晉出公對四卿專權感到憤怒,秘密派人向齊國和魯國請求援兵,打算討伐四卿。然而,齊國的田氏和魯國的三家反而把這一計劃告訴了智伯。智伯非常生氣,聯合韓康子虎、魏桓子駒、趙襄子無恤,集合四家的軍隊,反過來討伐出公。出公逃奔到齊國。智伯立了昭公的曾孫驕為晉國國君,這就是哀公。從此,晉國的大權全部落入智伯瑤的手中。智伯瑤有了取代晉國的野心,召集家臣商議。智伯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讓我們在下一回中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