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歷史名人錄6(1 / 4)

天幕點評了歐陽修順便講了一下司馬光,作為盤點的物件和當事人,他們心態各異。

至於司馬光心態崩了,這可是天幕點評,萬界所有朝代的人都可以看到,他司馬光有些發懵,但心裡不服自然要申辯一番。

“某自認無愧於心,為後世講某是書生誤國?”

“司馬光先生,有此疑問的不光是你吧,恐怕還有人想法與你相同或相似吧?”空間內的林楓反問道。

司馬光:“還請神皇明示,答疑解惑。”

“作為讀書人,朝堂之上引發新舊黨爭,隕國害民,不論是范仲淹與仁宗的慶曆維新還是王安石和宋神宗推行的熙寧變法都是為了解決宋朝三冗問題,為何要百般阻撓?

你寫的資治通鑑能與史記,漢書相提並論,難道了忘了晉朝王與馬共治的後果了嗎?

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天下是誰人之天下?乃百姓也!

士大夫共治天下?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世家也好,士大夫也罷無非是要一個聽話的吉祥物,但凡以仁宗為諡號的,只不過是一個聽話的木偶罷了。”林楓可是沒客氣,他可不是針對司馬光,而是整個世家和士大夫階層。

林楓的話猶如在萬界之中扔了個核彈,炸得萬界古人們集體破防。

空間內林楓話不多,也點到為止,他可不想浪費口舌去和古人辯論什麼,反正宋朝如何發展最後看結果,變則存,不變則亡,只要宋朝皇帝腦袋沒問題就該知道如何選擇。

天幕次日開啟,也沒多少廢話,直接上乾貨。

天幕:“唐宋八大家介紹最後一位,北宋:曾鞏!

曾鞏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建昌軍南豐人。中國北宋史學家,政治家,中國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鞏幼年能文,語已驚人,未冠而名聞天下。慶曆元年上書歐陽修,歐陽修甚奇之並壯其志。

後歐陽修出守滁州,曾鞏從之學習古文。嘉佑二年,進士及第,授太平州司法參軍。

嘉佑六年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元年為檢討官,次年起任地方官吏,輾轉越州,齊州,襄州,洪州,明州等地頗有政績。

元豐四年得遷史館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

元豐五年擢中書舍人,九月遭母喪罷職,元豐六年四月卒於江寧府,曾鞏現存散文上千篇。

他是八大家中情致較少的一位,文章絕少抒情,作品多是議論文和記敘文,其文以議論見長,立論警策說理曲折,盡意文辭和緩紆徐,自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象。

與歐陽修的風格相似,《唐論《戰國策目錄序》《範貫之奏議集序》《上蔡學士書》都是議論文章的代表之作。

曾鞏也長於詩,其詩風與文風相近,古樸典雅,清新自然。而較多使用賦的表現手法比興的手法略少,顯示出宋詩擅長議論的特點。

曾鞏文集傳世者有元豐類稿50卷,以元大德八年東平丁思敬刻本為最古。

清康熙五十一年,顧崧齡重刊除正集以外又補集外文12卷。儲存曾鞏文章較多,曾鞏祖上世代為學者,祖父曾致堯作過尚書戶部郎中,父親曾易佔為太常博士。

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

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到了二十歲曾鞏名聲已傳播到四方。

曾鞏18歲時隨父赴京,以文相識王安石,結成摯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後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

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此後他不但認識了歐陽修結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經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書信來往。投獻文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