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各地推行新政,已然惹惱了契丹官員。只不過太子殿下深得先帝信任,手中又有兵權,眾官員雖然心下不滿,卻也是敢怒不敢言。太后和二皇子瞧出其中的利害所在,這才在暗地裡結交朝廷大臣和各地官員,許諾說有朝一日二皇子做了皇帝,一定廢除那些仿照中原王朝制定的規矩,以此換取大臣和官員的支援。
“耶律倍越聽越是心驚,將韓延徽所講的事情與這些年的所見所聞一一印證。他原本是一個極其聰明之人,略一印證,便知道韓延徽所言非虛,心下不由悚然一驚,暗想韓延徽明明知道老二早就在背地裡對付自己,為何不提醒我一聲,難道故意想看我的笑話不成?
“耶律倍心下驚疑不定,只聽韓延徽接著說道,雖然契丹貴族和許多大臣都對太子殿下心有不滿,不過礙於太子殿下強勢,卻也無人敢站出來反抗。老臣自然知道朝廷之中暗流湧動,不過自古以來,凡是朝廷變法,都會有人或明或闇跳出來阻攔。太子殿下深明事理,又極富智計,即便有人跳出來反對,也是螳臂擋車,只能自取其辱。只要太子殿下侍奉好先帝,登上帝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將這些制度推行一二十年,契丹貴族和官員漸漸適應,便不會有人再站出來反對了。
“可是沒想到南征之時,太子殿下一時不慎,逆了先帝的旨意,使得先帝對太子殿下起了猜忌。後來東征渤海國,便是先帝設下的一計。渤海國雖然疆域不小,可是民貧國弱,又是苦寒之地,不能種植糧食,更加沒有放牧牲畜的草原。先帝一直沒有起兵攻打渤海國,並非是因為渤海國兵強馬壯,而是因為渤海國太過窮困,併入大遼之後,不只沒有什麼好處,還要為渤海國的百姓送去糧食、牛馬,徒然背上一個大大的包袱。此番先帝突然決意消滅渤海國,便是想借著東征之名,將太子調出京城,將老臣這樣忠於太子的朝臣與太子分開,對付太子就更加容易了。
“太子殿下為大軍前鋒,沒費多少力氣便逼降了渤海國。於太子殿下來說,這當然是大功一件,可是先帝見太子殿下如此厲害,心下的忌憚又深了一層。他將渤海國改為東丹國,又封太子殿下為東丹國國王,便是要將太子殿下困在那裡,不能回到京城。說句實話,太子殿下名為東丹國國王,其實與囚徒無異。先帝將太子一步一步誘入陷阱,皇帝的龍椅離著太子殿下可是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