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一吹,他們也就動了將文稿集結成書的念頭。
於是這一年底,在兵書和農書還在打磨的時候,已經有兩部書稿送到了李定宸和越羅面前。
一部是醫書,另一部則是雜談,涉及到的內容非常複雜,山川地理,天文氣象,乃至墨家器械工具都有。
這兩部書完全出乎李定宸的預料,也讓他陡然發現,大秦還是有許多人才的。科舉雖然是選材大典,但總難免有遺漏的地方。或許,得想個辦法讓這些人才也都為朝廷所用了。
李定宸和越羅排排坐著將這兩本書翻閱完畢,都是一樣的想法。
越羅道,“我大秦果真人才濟濟,可惜從前一直散落民間,倒是白耽誤了。若是能將這些人才收攏起來,陛下也就不用這樣費力。”
“正是。”李定宸十分振奮,“朝堂上的事千頭萬緒,朕不可能一人兼顧。若自己一項一項的革新,莫說這輩子,就是下輩子也搭上,都未必能成。還是該多多招攬人才,讓他們人盡其用,才是為君之道。”
他最近好像有些沉迷跟朝臣們唇槍舌戰、你來我往,倒是將自己作為皇帝的職責給荒廢了,著實不該。
越羅見他自省,便道,“萬事開頭難,陛下須得親力親為,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往後卻不用這麼費力了。如今還需皇上牽頭,搭個架子,等這些架子搭好,他們便可以自己做事,不用時時盯著。”
李定宸聞言,不由擊掌道,“知朕者,阿羅也。朕便是打算將這些事情都弄成制度。往後有了定例,便知道該怎麼做了。如此,不止朕能省心省力,就是後世子孫,也得益多矣!”
越羅微微一怔,繼而笑了起來,“那臣妾就要恭喜皇上了。”
“恭喜我什麼?”李定宸不解。
越羅道,“當然是恭喜陛下找到了自己的抱負。”
理想和抱負這種東西,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朝中這萬千官員,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其中大部分人,不過渾渾噩噩的混日子罷了。
能夠找到自己的目標,並且堅定的將之實現,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現在,雖然李定宸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的理念和抱負,正在逐漸形成。他開始思考自己要做什麼事,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於國於家能有什麼貢獻,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越羅自然是為他開心,且以他為傲的。
李定宸也反應過來,目光明亮且灼熱,心頭陡然生出萬丈豪情,“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那倒不必。”越羅調侃道,“陛下是有道明君,必然得道者多助,一呼百應,無不順從,千萬人皆為先驅才對。”
被她這麼一誇,李定宸自己反倒冷靜下來了,嘆道,“說起來容易,但要做到那一步,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制度要建立,卻也離不開人才。朕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啊!”
這幾年時間的磨合,李定宸對朝中官員也有了基本的瞭解,守成有餘,不功不過,但要完成自己的壯志,只靠這些人卻是不夠的。因為他們是那個舊有的框架裡培養出來的讀書人,於是就總會受到限制,跟不上李定宸的思維。
而手裡沒有合用的人,就算心裡想得再多再遠,也沒有用。
“陛下若想要人才源源不絕,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到底不妥。雖說是因功受封,但難以形成定製。倒不如開科取士,只不考經義策論,而單考雜學,如何?”越羅想了想,道。
“好主意!”李定宸握著她的手,“阿羅果然不愧為朕的賢內助,如此一來,天下英才必然都能各安其所!”
頓了頓,又道,“不過還是得慢慢來,暫且就先開工科和農科與醫科。其實朝廷本來也有這方面的選材先例,如今不過是將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