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中兩策,而是直接聽到這四個字,董卓只怕當場就要懷疑賈詡是被喬琰
派過來的臥底,
氣惱之下將人趕出去。
按兵不動?
這也是能隨便按兵不動的嗎?
賈詡面上的神情依然沉靜自若,
彷彿未見董卓目光中的質疑之色,解釋道:“相國覺得,若是將喬琰在半月之內出奇兵、連克馬騰韓遂之事告知於鄴城的袁紹,他會是何種反應呢?若是再告知於他,韓遂的金城剛被圍攻起來第二日,韓遂的腦袋就被他的部從砍了送給喬琰,他又會是何種反應呢?”
董卓面上閃過深思之色,只聽得賈詡的聲音在殿中迴響,“袁紹原本或許會覺得,喬琰領幷州之軍,在涼州人生地不熟,進軍速度必然極慢,哪怕先有高平為據點,要拿下馬騰韓遂也非一年半載之功,屆時他必已依託天子之命壯大己身了。”
韓遂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根本沒防備到喬琰甚至還有空先取馬騰,再入金城。
但事實已經證明,實在不能小覷這位幷州牧的本事。
哪怕她到如今也還沒到二十歲!
“現在涼州已平,袁紹可不願意看到這樣一位文治武功都非同尋常之人成功救駕。有韓遂之死的例子在前,也難保下一個被送人頭的,就會是您董相國了。屆時喬幷州不費吹灰之力入主長安,奉天子之命東進,袁紹危矣!”
董卓很難不在賈詡這句話中想到,他其實處境比韓遂還危險。
韓遂是先被斬斷了臂膀困守於金城,他的手下不想跟著他一起死,才會落了這個下場。
他董卓所把控的長安城裡,反對他的人更不在少數。
好在,正如賈詡所說,他與袁紹也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若是袁紹不想讓喬琰更進一步脅迫到他的處境,在時局變換之中,袁紹他還真是要為董卓考慮一二!
賈詡又道:“那袁紹四世三公之家,又有鄴城朝廷為依託,若是想要給喬琰製造麻煩,可要比相國容易得多吧?”
這還真不算是看不起董卓,而是個大實話。
董卓當即拍了板,“就聽先生的,據守三輔之餘,告知袁紹涼州戰況,讓他來替我們做刀。”
當然,這個告知不能是董卓直接寫個什麼求援信,而得是某個身在長安朝廷卻心向於鄴城那位的,來上一出主動報信,這樣就更加穩妥了。
只是董卓安排人手的時候,心中不免考慮起了一個問題——
倘若他沒記錯的話,袁紹這傢伙在喬琰這裡吃虧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萬一他對此有了什麼心理陰影而不敢出手怎麼辦?
再或者,這人哪怕加上了這種煊赫的家世,如今還手握天子,折騰出來的舉動也讓喬琰可以輕鬆地見招拆招,又該怎麼辦?
但想想他反正還有中下兩策的退路,便沒更改這個決定。
董卓並不知道的是,喬琰也挺擔心第一個問題的。
所以她思量再三,決定再補一刀。
袁紹收到了涼州的訊息,剛聽著手下謀士審配建議,不要急於給喬琰找麻煩,一面容易給人留下話柄,一面也讓董卓漁翁得利,就聽有人來報,喬琰著人給他送了一封信。
他展信便見,這信上只有一句話——
【一年已至,軍糧何在?正欲長安救駕,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