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在不自覺地鼓起掌來。
掌聲持續不斷,足足有兩三分鐘時間,才在主持人的呼喚下,逐漸停止下來。
如此情景,也讓舞臺上的一眾大佬,互相對視一眼,都感覺到了一絲莫名的壓力。
年輕人風頭太盛啊!
雖然沒有和人家後生“爭寵”的想法,但人活一世,到了整個數歲年紀,面子還是很看重的。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萬一在這場交流會活動裡,全程被人家碾壓。
的確不太好看。
除了幾位和顧知書相熟的北大教授外,其他參與者都暗自憋了一股勁,
等會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精神狀態和勁頭,表現出老一輩讀書人的風骨和文采!
交流會正式開始。
主持人成銘按照慣例,還是先從為首的張子青教授,開始談話交流。
“張教授,您是北大的教授,也是國家科學院的學士,可謂是文理雙修,被同學們稱作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傳奇。
那我想先向您請教,
站在一位物理學頂尖科學家的角度,您是如何看待詩詞,或者說詩歌在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意義呢?”
他的提問很有代表性。
詩歌有什麼用,或者說文科有什麼用,是一個持續了幾十年困擾諸多學生和家長的古老問題。
而在顧知書的電臺節目爆火後,這個問題在網上又被重複提了出來。
引起了很多的爭議和討論。
文理雙修的張子青,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說是極具參考價值。
瞬間就引起了現場同學們的濃厚興趣。
“詩歌在我看來,是可以振奮精神的事物,讓你生命充滿活力,讓你的精神充滿聯想,而且可以讓你的觀察能力得到提高。”
,!
“嗯嗯,張教授,我們都知道,在科研領域,觀察力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世界包括宇宙中的很多現象,都是先有觀察,然後才能進行深入研究。”
“沒錯,因為詩歌裡的故事描寫是很細緻的,你能發現生活中的美,並且將它提煉出來,描繪出來,這是一項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其實提到故事,我們在舞臺現場就有一位專家,來自寧城電視臺《深夜巷話》和《故事人生》兩個電臺欄目的主持人顧知書……”
成銘將話頭引到顧知書身上,顯然他也很清楚,目前大家最關注的人物,到底是哪個。
“所以,我也想請教一下顧老師,在您看來,是如何看待詩歌裡的故事情節呢?我相信現場的大部分觀眾朋友,都對蘇軾和尼采的人生,很感興趣。”
周薇急忙操縱手機螢幕,聚焦放大,鏡頭集中到顧知書的臉上。
在杜夕月的視角之中,顧知書稍微思考,就面帶微笑回應道:
“我覺得,在節目之中,除了給大家講故事之外,我還有一件想要嘗試去做的事情。
那就是改變目前詩歌只是被作為一種語文知識來被要求學習的現狀,
老師在課堂上傳授詩歌,學生因為作業和考試的需要,背誦詩歌。
這也是一種積累和傳授的方式,能讓孩子們在將來收益。
但我始終覺得,唯有發自內心的熱愛,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
我希望能夠讓大家透過蘇軾和尼采的故事,不僅感受到詩歌之美,更是能從中領悟到他們的智慧和境界,從而選定一生的志向。”
顧知書話音剛落,現場立即又是掌聲雷動。
身為學生群體,在場的觀眾實在是太感同身受了。
詩詞美嗎?
當然美!
但全文背誦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