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尼采經歷過的苦難。
正如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忍心讓自己的子女去品嚐自己年輕時吃過的苦頭一樣。
他們太清楚那些苦澀有多麼難受,他們也太清楚挺過那些磨難,需要多大的勇氣,付出多大的代價。
所以他們總是喋喋不休,在你耳邊重複嘮叨,正是因為,他們不願你去吃苦,卻希望你能認清苦難的真相。
他們把自己化成了一面鏡子,給你照亮一條沒有荊棘的道路。
或許,這就是我們去閱讀悲劇的意義所在吧?
那些經歷過悲劇人生的英雄,他們的生命如同火花般綻放在天際。儘管有時候不過曇花一現,卻也照亮了一群人的迷茫,為後人照亮了前進的方向。
在深夜宇宙裡,類似的悲劇故事很多,《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為了唱戲被砍掉了一根手指,最後在小樓面前自刎而死;小說《活著》中,徐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最終只剩下他悲涼地活著;《亂世佳人》裡,斯嘉麗最終明白瞭如何去愛,但她身邊愛她的人都已經離她而去了。
我正在籌集準備發行一系列悲劇故事,應該會以實體書的形式,和大家見面,當然,一部分也會被搬上《深夜巷話》或《故事人生》的節目之中,大家可以稍微期待。
應該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
悲劇雖讓人心痛,卻是直擊現實,釐清痛點最有力的武器。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多品讀一下悲劇文學,儘管它註定不是那麼討人喜歡。
值得一提的是,悲劇並非意味著無病呻吟,適當的悲劇是為了更好地反映作品的主題,而非一味賣慘。
我其實很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都流行在小品裡進行悲劇性的收尾,或許我能理解編劇的用意,悲劇總能讓人印象深刻,似乎主題好像得到了昇華。
但正如我剛才提到的,悲劇已經是人生的主色調了,在難得僅有的開心時刻,強行插入一個悲劇色彩,嗯……感覺也不是很有必要。
為了悲劇而悲劇的做法並不可取,強行煽情只會讓人大失所望。雖然好故事大多時候都牽扯到悲劇,但評判故事的好壞,關鍵還是在於能否打動人心。
畢竟,歲月靜好的情節同樣是令人期待的。儘管有時候美好的結局沒有悲劇那樣直擊人心,但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種流淌在心間的溫暖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