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慕錢滬劇團在八仙橋茶樓演出《大英雄鄭成功》(1 / 6)

在那個晨光初照的清晨,八仙橋茶樓內已是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彷彿整個城市的活力都匯聚於此。

錢凱,一位滬劇名角,身著華麗的戲服,頭戴精緻的冠冕,站在茶樓中央那方被歲月磨礪得光滑無比的舞臺上,正準備開嗓演繹那段膾炙人口的滬劇《鄭成功》。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藝術的熱愛與敬畏,彷彿穿越了時空,與那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心靈相通。

茶樓內,人聲鼎沸卻又不失和諧。老人們圍坐在古樸的木桌旁,手捧熱騰騰的紫砂壺,茶香嫋嫋升起,與空氣中的早點香氣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溫馨的生活畫卷。

有的老人邊品茶邊輕聲交談,分享著往日的記憶與今日的新鮮事;有的則閉目養神,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閒適。

年輕人也不甘落後,他們或三兩成群,圍坐在小吃攤前,品嚐著各式各樣的地道小吃,從熱氣騰騰的生煎包到甜而不膩的桂花糕,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偶爾,一兩聲清脆的笑聲劃破喧囂,為這繁忙的早晨增添了幾分生動與活力。

而在這一片熱鬧之中,錢凱的妻子鳳英,一個溫婉賢淑的女子,坐在舞臺一側的角落裡,手中靈活地編織著絨線,一針一線間透露出對家的深情與細膩。她的目光不時投向舞臺上的丈夫,眼神中滿是驕傲與愛意。

每當錢凱的唱腔高亢激昂,或是細膩婉轉,她都會輕輕點頭,嘴角掛著溫柔的微笑,彷彿在用這種方式默默為丈夫加油鼓勁。

周圍的人們也被這份深情所感染,有的放下手中的茶杯,有的暫停了交談,紛紛將目光轉向舞臺,沉浸在錢凱那深情並茂的表演中。

《鄭成功》的故事在他們的耳畔緩緩展開,每一個場景、每一段唱詞都讓人心潮澎湃,彷彿親眼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隨著劇情的推進,茶樓內的氣氛也達到了高潮。當錢凱唱到鄭成功收復臺灣、揚我國威的壯麗篇章時,整個茶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喝彩聲,將這份對英雄的敬仰與對國家的熱愛推向了極致。

那一刻,八仙橋茶樓不僅僅是一個品茶聽戲的地方,更成為了連線過去與現在,傳承文化與情感的重要紐帶。

而當演出中場休息,錢凱走下舞臺,與妻子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幸福,如同茶樓內嫋嫋升起的茶香,溫暖而持久,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這一天,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歡樂、感動與希望的美好早晨。

鄭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平國公鄭芝龍長子。

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鄭成功早年甚為隆武帝所器重,授總統使、招討大將軍,賜姓朱,名成功,人稱“國姓爺”。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力阻其父降清不果,乃走南澳,起兵抗清。

後永曆帝封為延平郡王,率部數創浙閩粵清兵,屢拒招降。曾兩次派兵與張名振合師北上入長江,並與李定國通聲息。

永曆十三年(1659年),親與張煌言合師北入長江,破瓜洲,下鎮江,圍江寧,清廷震動。旋因連勝輕敵,戰敗撤回思明州。

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二萬人出廈門,經澎湖,直達臺灣鹿耳門,圍赤嵌城,敗荷蘭援軍。次年,荷蘭總督揆一降,遂復臺灣全島,以赤嵌城為東都,建立府縣,編制軍隊,屯田墾荒,獎勵移民。

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並在臺灣建立行政機構,屯田開墾,發展貿易,促進了臺灣社會經濟的發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