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他的投資專案就是羅貫中的小說。
木白邀請他重入應天府,談一談關於他傾盡畢生心血所編纂的那一冊《三國》的出版刊印以及後續發展事宜。
已經知道木白遭遇到了什麼“意外”的羅貫中彼時當真是有幾分猶豫的,他對老朱家的觀感不是很好,連帶著,對皇孫這個身份也有幾分微詞。
但是當他得知這個皇孫的身份正是木白時,好吧,羅老先生此刻的心情就和那句話一樣——
我是想要拒絕的,但是他給的實在太多了!
對於一個著書匠來說,將自己的書出版是他絕對不能抵抗的誘惑,尤其羅貫中在這次之前已經走遍了大明的幾乎每個可能為他出書的角落,他很清楚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他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自己的文字變成帶著油墨香氣的書籍躺在別人的手心裡。
在輾轉反側好幾日後,羅貫中還是在契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簽約物件名為春和書社,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出版社,名字也普普通通,似乎沒什麼代表性,還有些軟乎乎的,和別的出版社風格完全不同。
但是在看到契書的時候,知情人羅老先生那真是嘴角抽了好幾下。
真的有人不知道大明的東宮宮殿名字就叫春和宮嗎?春和書社這名字和東宮書社有什麼區別。
再一看這家書社出版的書籍,好傢伙,清一色的大部頭聖賢書,《三國通俗演義》的身影在裡頭顯得極其格格不入。啊對了,小皇孫覺得書名字數太多,記憶點太弱,所以將這冊數中的通俗兩個字刪去,現在這冊書正式更名為《三國演義》。
羅貫中在京城住了一段時間,用以和書坊的排字師傅進行最後的校對。
是的,《三國演義》使用的是南方已經相當流行的活字印刷法,這種印法可以大大降低排字時候的勞動力,不過缺點是一些常用字特別容易磨損。
初版的五百冊印到後面,燒錄了主要角色名字的木字都摩薄了一層。
為此,不差錢的小皇孫直接一揮手,讓人拿著這些字印去做了倒模,直接製成了金屬模具,耐用性大大增強的同時,也不會因為字型不同影響美觀。
而在這個過程中,往匠坊繞了一圈的木小白還順便學習了下如今的印刷技術,錢多腦洞大的小皇孫摸著下巴琢磨了好半晌,提出了一個建議。
如今的印刷技術是將所有的小字進行排版,然後往上頭刷墨鋪紙,揭紙後一頁就印完了,別看描述工作只有短短几個字,事實上在操作時候是相當費力的,幾乎每一步都有學問和功夫在。
而活字印刷術在此時最讓人頭疼的一點就是,不同批次的字型形狀有不同也就罷了,小字的木料長短還會有迥異,一個沒注意有一個字的木料比較短的話,這一頁中就會有幾個字特別的淡。
這也意味著每次擺放都要屢次做調整,甚至,書坊還得對買回來的小字進行二次加工,這些都是成本的增加。
是以,除了南方一些小作坊會印刷些小話本,大部分的書坊都不會使用活字印刷。
畢竟書的質量就是書坊的招牌,深淺不一可是大忌,大書坊印刷的書籍大部分又是傳統的書籍,做完一份雕版之後可以長期使用,其成本反而不高。
現場注意到這點的木白當即提出改變一下印刷姿勢,以前是字躺著紙蓋上去,現在改為和蓋印章一樣,紙躺著,字往下壓。
如此改動一方面可降低工匠的勞作難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印章的固定。
下壓的印章自身就有重力在,不管小字背後的木料長短有何異常,在帶著壓力印到紙面上時都能保證其正常顯形。
這麼操作唯一的困擾便是給印章上墨,但這難不倒東宮匠坊已經很有改裝經驗的匠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