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劉和殺雞儆猴後,朱儁總算安穩了都內的決心。
隨後他就將全部精力用來佈置和加強京都郊外的防禦。
朱儁從西線回京的時候,帶了五千兵。之後又陸續將西線剩下的三萬兵馬調回京都防禦。
除此之外,朱儁又從京畿各縣招募了五千左右的壯勇,分別佈置在京都各門,然後將自己麾下的精兵佈置到了城外四郊的堡壘。
其中千人佈置在金墉城,兩千人佈置在北郊壁,三千人佈置在西郊諸苑、三千人佈置在東郊觀,三千人佈置在洛水北岸的明堂。
至於剩下的兩萬餘人並募集而來的壯勇和京內各家部曲賓客,合計四萬分守四面。
甚至,朱儁還準備了一支機動部隊,其成員大概是以其江淮牙兵為核心,數量大概在八千人上下,可以隨時支援四郊,維繫城內外的交通線。
就這樣,朱儁自認為已經做到了他能做的極限,如今是成是敗,只能看天意了!
於是,一場雙方兵力幾乎十餘萬武備精兵,決定泰山軍問鼎天下重要一戰的京都之戰,正式打響了。
……
張衝是在三月二十一日紮營於北邙山的。
北邙山位於京都之北,東面綿延數百里,為秦嶺餘脈,可以說是京都最重要的生活空間。
因為對於京都的公卿們來說,如果生時是在京都享受人間浮華,那麼死的時候就是葬在北邙山內,在陰世繼續享受。
而生時有限,死時無限,所以對於公卿們來說,北邙山甚至比京都都要重要。他們將自己的墓室營建的富麗堂皇,渴望死後也能繼續享受人間的一切。
而張衝在紮營於北邙山的時候,他身邊的一眾幕僚們忍不住都勸說張衝去山上看看。
他們說的意思是這北邙山也是京都一景,正好軍機繁忙的空閒可以去北邙山上吊古。
張衝對這些幕僚大臣的心思是一清二楚。
這些人實際上是想讓自己選一處吉穴,好讓自己百年之後入葬這裡。生前選墓倒不是什麼不吉利的事,帝王陵園工程量巨大,等後面壓根來不及。
而張衝心思想的更深,雖然北邙山是一等一的龍脈,但並不是說他就一定要葬在這裡。
眾人的心思還是想要遷都。
就是從鄴城遷都到洛陽這裡。
這一點就是河北派這些人都沒有反對,因為定都在京都簡直是太應該不過了。
此世的京都並沒有遭受兵災,所以依舊是此天下最宏偉的城市,而無論是從經濟還是政治考慮,京都都理所應當的成為天下之中。
對於這一點,張衝不置可否,他也沒有反對去登北邙,這倒不是他要給自己選個什麼好地方,而是登北邙而遙望京都,正可以將京都周邊的形勢盡收眼底。
說到底,打下京都才是最重要的。
……
本位面真的和歷史上的漢末太不同了,單單從現在的北邙山就可見一斑。
在另外一個位面,北邙山內的帝陵公卿之墳不知道被多少輪盜墓過,董卓來過、呂布做過,曹操來過,孫堅也來過。
而現在,因為漢室在京都地區一直維持著基礎的秩序,甚至共和年那次清君側,也是漢家上層之間的易代,所以沒人發了瘋去倔北邙山上的帝王陵。
只有如董卓、呂布這類帝國邊緣的武人,對上層沒有絲毫的敬畏和認同,才會做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畢竟做了這事的,沒想過自己百年之後就不葬這北邙了嗎
此時,張衝就在何夔、田豐、沮授、荀攸等人的陪同下,登北邙。
說來也有趣,他們四人中也就是荀攸在京都生活過,如張衝他們,都不曾來過這天上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