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那方靈秀之地,曾有一位名叫楊潮觀的雅士,字宏度。他年少苦讀,憑藉自身才華與不懈努力,於科舉之途嶄露頭角,中得舉人,自此踏上仕途,被授予河南固始縣知縣之職。
楊潮觀生性正直,心懷儒雅,且對才學之士極為敬重,常以發掘賢能為己任,故而在士林之中亦頗有聲名。
乾隆壬申年,一場盛大而莊重的鄉試在眾人矚目中拉開帷幕。楊潮觀受命擔任同考官,肩負著為朝廷選拔賢才的重任。在那間瀰漫著墨香與緊張氛圍的考房之中,他埋首於堆積如山的試卷之間,日夜勤勉,不敢有絲毫懈怠。其目光如炬,逐字逐句地審視著每一份答卷,手中之筆或圈或點,或批或注,將一份份試卷評定優劣。
歷經多日的辛勞,入選的試卷皆已批註完畢,發榜之期已然臨近,眾人皆以為諸事已定,只待那榮耀時刻的到來。
然而,楊潮觀心中卻總覺有些許不安,似有遺珠之憾縈繞心頭。於是,他不顧疲憊,再次投身於那些落選的試卷之中,欲為它們細細加批,期望能從中發現被埋沒的英才。
楊潮觀久坐於案前,終是難敵睏意,不知不覺間伏案打起盹兒來。恍惚之間,似有一陣幽風拂過,燭光搖曳不定。他緩緩進入夢境,只見一位女子嫋嫋婷婷地出現在眼前。
此女約摸三十歲上下,面容白皙如玉,眉如遠黛,雙眸含情卻又透著一絲淡淡的哀愁,瓊鼻秀挺,唇若櫻桃,不點而朱。
她身姿婀娜,卻並不高挑,身著一襲青紺色的長裙,那裙襬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曳,仿若水波盪漾。
頭上以一條烏巾束額,幾縷髮絲垂落在臉頰兩側,更添幾分楚楚動人之態,渾身上下散發著江南女子獨有的溫婉與靈秀之氣。
女子蓮步輕移,緩緩來到楊潮觀身旁,輕輕撩開帳子,微微俯身,湊近他耳畔,吐氣如蘭,悄聲說道:“大人啊,有份寫著‘桂花香’的試卷,您可千萬得幫襯著點兒。”
那聲音輕柔婉轉,卻如同一記重錘,猛地將楊潮觀從夢境之中驚醒。他猛地抬起頭來,額頭上滿是冷汗,眼神中尚有一絲驚惶。
緩了片刻,他才回過神來,趕忙將此夢告知身旁的同考官。眾人聽聞,先是一愣,繼而鬨堂大笑,紛紛打趣道:“這定是你連日勞累,神思恍惚,才做了這等無稽之夢。且不說夢中之事本就虛妄,單說這榜都即將揭曉,哪有此時還能推薦落榜試卷之理?”
楊潮觀聽著眾人的笑語,心中雖也覺此事荒誕離奇,但那女子的面容與話語卻深深地印刻在他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他搖了搖頭,強自鎮定心神,試圖將此夢拋諸腦後,繼續專注於手頭之事。然而,命運的齒輪卻似被悄然撥動,冥冥之中,似有一股無形之力在牽引著一切。
楊潮觀在整理落卷之時,偶然間翻開一份試卷,目光不經意間掃過那表聯之處,“杏花時節桂花香”一句瞬間映入眼簾。
他心中猛地一震,彷彿被一道閃電擊中。要知道,此年壬申二月的表題,正是關於謝開科之事,而這試卷之上竟出現如此應景之句,著實太過巧合。
楊潮觀定了定神,急忙細細閱讀全文。這一讀之下,他不禁大為驚歎。只見那表文詞句優美,如行雲流水,辭藻華麗而不失典雅,行文之間邏輯嚴謹,條理清晰,仿若一座精美的樓閣,層層遞進,結構精巧。而其後的五道策問回答,更是見解獨到,旁徵博引,對經史子集、治國理政之策皆有深刻的理解與闡述,每一言每一語皆彰顯著作者深厚的學識底蘊與非凡的才華,顯為一位飽學之士所作。
楊潮觀心中暗自思忖,如此英才,怎會被埋沒於落卷之中?細細探究,方發現其八股時藝或許因未能完全貼合當時科舉之嚴苛格式與風尚,稍欠火候,故而才被遺憾地排除在錄取名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