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會實行這樣的戰術,因為敵軍人數足夠多。
一般來說,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軍陣的寬度變長,其縱深就會變薄,以此就形成了軍陣的兩種基礎形態,要麼是深縱深的軍陣,要麼就是寬正面的軍陣。
而這兩個又各有優勢。
深縱深的方陣利用抗線,也利用衝擊,因為方陣的前進來源是來自後方的擠壓,所以後排的人數越多,他們前進的動力就越大。
而寬正面的方陣則利於迂迴包抄,他們有更長的正面繞到敵軍的側翼形成合圍。
但恰恰不巧的是,袁軍可以靠著人數,既能形成大縱深,又可有更寬的正面,如此對泰山軍的右翼形成兩面夾擊。
所以正常情況下,是很難守住的。但泰山軍有騎兵,這也是于禁將許仲安排到這裡的原因。
等後面他們這些二線部隊全線開赴洛水南岸的戰場,許仲部將會變陣為更深的縱深陣,然後利用本陣的突騎襲擊敵軍的左翼,讓敵不僅形不成合圍之之勢,而且敵軍但凡敢在過程中變陣,就會遭受本軍突騎的迎頭痛擊。
這就是騎軍的作用,不只是突陣那麼簡單,單單是強機動性就決定了它可以玩出花來。
然後從許仲的龍驤軍往東算,依次是趙簡的天策軍、段秀的振武軍、羅綱的威武軍。他們四個軍將會從洛水西面的這處渡口和浮橋進入戰場。
而在於禁的這個方面軍再往東二里左右,是張衝的本陣和麾下的六個軍。
他們分別是趙雲的控鶴軍、徐晃的飛虎軍、郭誦的飛熊軍、王罕的驍騎軍、陳煥的射生軍、以及張禎、朱靈、高順等人合兵的混編軍。
而在這六軍之後的是泰山軍的十營突騎,計五千騎,其中半數突騎已經被下放到了各軍之中,多者千騎,少者三五百,用以臨陣決機。
這五千騎中,有千人左右的甲騎,騎將龐德,副將張遼。剩下四千騎,分別是田俊、李虎、李輔、李弼、嚴綱、馬武、徐榮、程普。其中田俊為方面帥。
最後就是圍繞在張沖帳外的橫撞將了,人數五百,負責中軍與戰場各軍的聯絡。
此時,這洛水北岸的泰山軍八個軍就這樣東西排列著,之後他們渡河後也會按照這個大體的方位來佈陣,只是具體布何陣得等過河才開始。
所有泰山軍都是等待著,等待著那最終的時刻。
靜悄悄。
……
伊水南岸,袁軍的總陣。
此時,隨著張合、李通、李整三個軍開拔過河後,這裡的軍帳空落了不少,但剩下的軍帳依舊如繁華一樣盛開在伊水南岸的闊野上。
這一次的軍陣排程是由鞠義來佈置的,當然他現在也只能做些這些頂層的規劃了。
此前袁軍並不是這樣排程,因為那個時候對面的泰山軍進攻都比較偏於保守,所以當時的袁軍佈陣並沒有太多的章程,都是依伊水而營。
但後來泰山軍突騎奔襲關西軍的訊息傳來後,鞠義認為再不能這樣散漫紮營了,不然如果敵軍再效仿故計,那袁紹的本陣就危險了。
在怕死這一點上,袁紹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所以很快伊水南岸的袁氏大營就做了很大的調整。
他先是將一個兩千人哨軍佈置在了伊水上游地區,作為自己這邊阻遏敵騎抄擊的第一處哨壁。
然後在此哨壁的偏南方二里左右,讓袁術的大軍佈置在那裡,一方面可以為此哨壁的後援,又可以作為袁術部進入河間地戰場的行軍方向。
在他看來袁術手上的三萬大軍是肯定要用上的,而出擊方向就是伊水上游,那樣直接就從西南面威脅到戰場中的泰山軍。
而在袁術這邊營盤再往東五里,就是袁紹的本陣。
它的本陣大致沿著萬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