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在半空中炸開,五顏六色、繽彩紛呈,照亮了下頭一張張寫滿驚歎的臉。
村子裡多少年沒看到這樣的西洋景了, 大夥都走出院子, 邊看邊聊老黃曆。
煙花這東西最招孩子喜歡, 連柱子那種見過大世面的都看呆了,還有雙喜, 話都說不利索,直愣愣的盯著那閃爍的小火花, 聽著“咻咻咻”聲音, 哭鬧著“要火火”。
一直到了十點,這熱鬧勁才平息下來, 大夥各自回屋歇息。
次日是大年初一,惦記著大新聞,林若雲起得很早。
在學校的時候, 專業課老師就跟他們說,這個專業叫國際貿易,國際國際,肯定是要留心國際新聞的, 鼓勵他們多看報多聽新聞。
估計是兩國之間隔著時差, 這時候還沒米國的新聞傳回來, 收音機裡播的都是一些新春祝賀稿,林若雲聽著覺得沒意思,就把它關了。
早飯依舊是吉祥牌湯圓,大夥都吃得很虔誠,邊吃邊祈禱新的一年也要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說來也有趣,這些年大夥都說不能搞封建迷信,但他們年年除夕都要留剩飯堅信年年有餘,對初一吃湯圓一年圓圓滿滿更是深信不疑。
最搞笑的是,每年都有人來“送”財神掛曆,可不便宜呢,一張一毛錢。結果呢,厚厚的一疊,村頭走到村尾,少一半。
說來也是,誰能忍心把財神爺拒之門外呢?
今年的風氣更加開放,吃過飯,不少人邀約著去五里外的菩薩洞燒香。
夫妻倆沒去,在家看閒書。
這閒書是從港城那邊傳過來的,明面上不許,私底下傳的人可多了。不過在學校看這種書,心裡還是很有包袱的,不敢看,畢竟周圍都是認真看專業書的,這閒書就只有過年在家閒著時翻看。
下午,燒香的人回村了,村子裡又熱鬧起來。
夫妻倆也出去轉了轉,林若雲跟嬸子們嘮嗑,陳愛學扎進男人堆裡耍了幾把牌,跟大夥親近親近。
到了晚上,收音機終於開始播國外的新聞了。
寫報道的人文筆可真是好,聽眾們都沒去過米國,但透過他絕妙的文字想象出了當時的場景,彷佛到現場親眼見證了那傳奇一刻。
當然,播音員的水準也很高,聲音鏗鏘有力,語調激昂頓挫,把現場那股子熱烈的情緒傳遞得十分到位。
家裡沒有通電,收音機得省著用,見後面放的是其它新聞,兩人便關了睡覺。
第二天是忙碌的。
這天是回孃家的日子,兩個嫂子都走了,只留下林若雲幫著吳氏招待陳抗美。
自從上學去了,姑嫂倆就很少見面,難免有些生疏,但兩人都是學生,還是有不少共同話題的,聊著聊著又熟絡起來。
陳抗美在市裡頭讀書,也很久沒見到兄嫂和子侄們了,便留宿一晚,兄弟姊妹幾個說些家常。
有客在自然是要陪著,等第二天送走了客人,林若雲才開啟收音機補聽前面的訊息,嚯,不過才兩天居然發生了這麼多事。
領導離開米國首都,坐著飛機去了另外一個大城市!據說那是米國赫赫有名的工業大城市,那裡到處是工廠。
令人震驚的不是遍地的工廠,而是他們的生產效率。在那,就算是一個小工廠,一小時都能生產出五十輛汽車!
別看五十不多,但那是一小時的產出啊!聽說外國人不上夜班,那就按照一天八小時生產來計算,這家小工廠一天能生產四百多輛車,一個月就能生產一萬多輛!
但我國呢?一年的總產量是一萬三!只是人家的幾百分之一,這個差距大得驚人。
林若雲腦子忽然冒出一個疑問:就算我國有這個生產速度,生產這麼多能賣得掉嗎?國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