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捋了捋白鬚,繼續道:“你說的那些人,再加上一些有所際遇的武林高手,便構成了武林體系中的上流層次,但若想更進一步,成就宗師級高手,立於武林頂端,需要的不僅僅是努力和刻苦,還需要天賦和機緣的加持,這種級別的高手在全天下都相當少見。”
宋青書笑著介面:“徒孫闖蕩江湖這些年,見到的宗師級高手也不少,比如中原五絕,少林的幾個光頭和尚,一些頂級門派的耆老,比如逍遙派這種,密宗一些出類拔萃的人物,像大輪明王、金輪法王這些,還有蕭峰、張……師弟(明尊奪舍前)、楊過、虛竹小和尚等,身懷奇遇,年輕一輩中最出色的人物,另外還有一些國家供奉的隱秘高手。”
他見過的宗師級高手自然不止這些人,只是挑重點的說,比如在他的精心調教下,身邊的女人都有好幾個達到了宗師級別。
另外,像段譽、遊坦之這種氣運非凡的人,在宋青書的認知中並不能算作宗師高手,這兩位雖然奇遇不凡,但武學根基實在太差,導致發揮出來的戰力很不穩定,那些奇遇類似於短時間內拔苗助長,禾苗的高度雖然增長了,但卻沒有給禾苗充分的時間鍛鍊。當然,禾苗也不至於枯死,他們的奇遇足以讓不少宗師級高手羨慕,所欠缺的是融會貫通,以及對武學的認知理解,還有與人交戰的經驗積累。
與之近似的,還有俠客島上被賈似道以秘法成就的賞善罰惡使者,那些人常年以藥酒鍛體,內力之強堪與裘千仞相提並論,但強的也只是內力,缺少一顆千錘百煉的強者之心,真的交起手來,任何一個宗師都能完虐他們,初入大宗師的宋青書一劍就秒殺了十八個這種級別的高手。
張三丰有些讚許地望了一眼宋青書,道:“青書當真見多識廣,武功達到宗師級別,已經是站在江湖的頂端,只要不招惹到一些極厲害的人物,足以橫行天下間的絕大多數地方,宗師級別也已經是尋常江湖人所以為的、所能接觸到的最高戰力,而只有晉入宗師級已久的高手,才能自我察覺到武道一途還有更高的境界,大宗師之境!”
頓了一頓,張三丰整理好思路,繼續道:“能達到大宗師之境的,無一不是人中之龍,天賦異稟而辛勤不怠,像賈似道、龍島主那種的太過罕見,《太玄經》,連我都只是偶聞這門神功的名諱,無緣親見,整個武林……整個天下的大宗師都是有數的,屈指可數也不為過。”
宋青書暗自點頭,認同張三丰這話,雖然光上次武當山上的大宗師就不下十個,蒙古那邊也有好幾個,但在原著小說中,那些高手根本就不在一個時代,甚至不在一個世界,相當於是數個時代的大宗師聚在一個時間段,加上有自己的闖入,使這個世界多了一些變數,如明尊、東方暮雪等人。
張三丰接著述說:“武功達到大宗師境界,已經是站在武道的巔峰,這種人物一般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隱世於各個地方,或是廟堂,或是民間,或是名山大川,甚至可以作為戰略性武器,萬軍從中取上將之首級並非不可能,青書不就幹過類似的事?”
宋青書靦腆一笑,深藏身與名,同時暗自思考,大多數大宗師都不屑名利,各有隱居之地,遊行之所,比如武當山上的太師父,少林藏經閣內的無名,隱居於皇宮的黃裳、葵花老祖、蒙赤行等人,遊戲人間的斗酒僧,以及神秘到甚至不見外人的蓮花大士。
突然萌生一個想法,宋青書好奇問道:“不知道慕容世家的慕容龍城和大理段氏的段思平生前是否達到了大宗師境界。”
他對這兩人好奇已久,畢竟跟他們的後人打過不少交道,作為“斗轉星移”、“參合指”、“六脈神劍”、“一陽指”這些曠世武學的創造者,生前成就必定不低,可惜這兩人死的太久,屍體都腐爛的發黴了,根本無從考究,只能詢問張三丰這個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