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匈奴政策(3 / 4)

立城邑,招募百姓遷入,遷入的百姓由朝廷發放農具、糧食和衣服,直到他們穩定下來;同時,這些百姓還要按什伍組織起來,平時進行訓練,以備匈奴入侵。

這一政策開發了邊疆,加強了防禦力量,也減輕了內地的負擔。】

【最後,極為關鍵的一項政策,是馬政,劉恆在邊地建立馬苑三十六所,分佈在北部和西部,由三萬官奴,飼養三十萬匹馬。同時,鼓勵、獎勵民間養馬。】

漢朝初年。

劉邦別的不說,只看到劉恆養馬三十萬匹、又鼓勵民間養馬,就激動地一拍大腿:“戰馬好啊!”大漢自建立以來,就飽受缺馬的困擾,而缺馬的問題反映到對外作戰上,就是總是被匈奴溜著走,只能防守,而難以主動出擊。

那個武帝的好孫子能夠將匈奴打成那樣,必然已經解決了——起碼暫時解決了缺少戰馬的問題,不然,漢軍出塞就是一個大問題。

而缺馬的問題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劉恆的馬政就是關鍵一步,縱使這三十萬匹馬並非都是戰馬,那也很好了。

漢朝,景帝年間。

前兩個政策,“入粟拜爵”和“募民實邊”,都是晁錯的上書,一時間讓劉啟有些陷入回憶。

“吾亦恨之”,吾亦恨之啊!

不過,現在的軍功集團,早已不再是之前那個耀武揚威的軍功集團了。

想到這裡,他又想起那個征伐匈奴的漢武帝,是他看重的太子劉徹,不由心情更加好了起來,看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效的,削弱軍功集團,控制諸侯王,這些舉措都給日後的大漢造就了一個穩定的中央政權……

只有沒有後顧之憂,劉徹才能那般與匈奴進行暴烈的戰爭。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嘆道:“造就輝煌功業的時代固然值得矚目,但在此之前,為這些功業做了深厚累積的,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功業。”

漢武的輝煌讓人炫目,也讓認無法不為之心動,不論他的評價到底是正面是負面,是明君聖德還是暴君好功,他都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存在。

當然,這不是說文帝就讓人忽視了——作為三代之後的第一賢君,劉恆的存在感一樣強,而名聲還要遠勝劉徹。

但,關於劉恆的評價,同樣也被侷限於他的賢君愛民,仁德治世,對於他的武力方面,卻甚少有人論述。

這樣的自覺或不自覺的忽視,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不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原因都在於做出評價的人的傾向:不推崇武力,更推崇仁德,更向往“三代”、或者說,書中的三代。

趙匡胤提起這件事,也不只是一時感嘆,他更關注這樣評價背後的思想傾向。文帝的仁德很好,但大宋需要的不只是仁德,更需要文帝那般為軍事不斷做出準備的政策!需要的不只是休養生息,更需要休養生息之後的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從增加對劉恆這方面政策的贊評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除去匈奴外,劉恆對周邊各國,包括南越和朝鮮,都採取和平防禦的政策。】

【因為漢朝當時的國力問題,以及匈奴的虎視眈眈,劉恆和南越、朝鮮和平往來,進行經濟貿易,維持了邊防的穩定,也減輕了民眾的負擔,讓他們得以全心進行生產作業。】

【“故百姓無內外之繇,得息肩於田畝,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

秦朝。

嬴政眯了眯眼睛:“南越……”

按照神蹟中的發展,自己必然是派人去征伐南越的,最終大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就是在自己在時,南越應當是向大秦稱臣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