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承認,這或許就是大元后來走到那樣頻繁地更換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
蒙古貴族們,即使是個別的學習漢學的人,也沒有中斷過蒙古的傳統,而蒙古的傳統自然也包括繼承家業的部分——在草原上,同樣存在著傳承問題,自然也會衍生出相應的傳統和制度。而如此一來,他們自然不會遵循中原這片土地上已經成熟的、漢人的規則。
而蒙古的傳統是什麼呢?大體上就像是這個叫做勒內·格魯塞的人說的,這一片廣大的疆土,是家族的共有財產,家族中有資格的人每一個都應當分上一份,就像是當初太祖將打下的江山分給了太宗兄弟四人一樣,也像是太祖分封的其他左右手諸王一般。
這點放在草原上沒問題,這也是草原的生存之道。
但是,放在中原……就確實不怎麼合適了。大元,是一個國家,而非一塊領地,一塊可以分給家族成員的領地;況且,忽必烈本人,在建立大元的時候,想著的可也不是日後將大元分割成一塊塊的,而是想要讓大元像是之前的那些中原王朝一樣,綿延傳承下去。
但顯然,他的子孫們沒有繼承他的這一理念——他們坐上皇位後,當然不打算將疆土像草原上一般分封出去,但是他們在登上皇位之前,卻也全都秉持著“應當分我一份”的想法。
該怎麼辦呢?
忽必烈覺得這件事情著實棘手。
改變觀念這種事情,向來都不容易,更不用說其中的巨大利益牽扯,以及,如果這個觀念改變了,那其他的觀念呢?是否也會受到牽動?
忽必烈還是想要保持一定的蒙古自身文化傳統的。
漢朝,元狩年間。
劉徹並不為元朝皇帝的腐朽以及元朝蒙古人們的觀念而驚奇,但他從這幾段話中看到了另一件事。
既然蒙古人力圖維持蒙古本身的傳統,那麼必然要排斥漢人,不論是出於文化還是出於利益需求。但是天下如此遼闊,那些非漢人傳統地區也就罷了,但剩餘的大面積的漢人聚居地呢?
不願漢化、依舊維持著自身傳統的蒙古人,又該如何治理這些地方?
即使只是追求享受,那也需要有人為他們打理各項事務。
——這些人是誰?
而在前面,脫脫在鎮壓各地的反抗起義之時,使用的,可是地主富豪的捐獻及其組織的“義兵”啊。
劉徹冷笑,多少年過去,朝代換了又換,都已經變成是這樣一個幾乎不打算學習漢文化的異族王朝了,這些人還是能過上滋潤的日子。可真是頑強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彩蛋四: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路,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中國的繪畫和波斯的繪畫彼此相識並交流……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一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益。對於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現和美洲的發現,才能夠在這一點上與之比擬。
不幸於百餘年以後,這條道路又被帖木兒蘭所阻塞。】
【突厥-蒙古的侵入者在中國終於同化的理由之一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定居者。遊牧人變成了定居者之後就不會再回到遊牧的生涯……忽必烈的子孫於最終被明朝人從中國驅逐出去之後,重操荒疏已久的舊業時是如此拙劣,如此不知所措……他們只是於達延汗和阿勒壇汗時候,才在鄂爾多斯和在察哈爾地區恢復了一點這樣的生活,這是在中國的邊沿和鄰境,他們對於中國常常懷抱鄉土之思。
草原可能透過移星者的入侵而造成定居的農耕人,但是定居國家的人民從來不會變為遊牧者。這種轉變的方向是單方面的,從來沒有變化的可逆性。(法·勒內·格魯塞)】
明朝,永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