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空架子,是一個沒有多少自主權力、而莽古爾泰有著極大權力的貝勒。
但是,現如今的情況與這種假設可以說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那麼,莽古爾泰這樣的言論,只能為他本人招致禍患,讓皇太極下手更加狠絕。
如果覺得皇太極有在暗中打壓自己,莽古爾泰要不就是忍了,透過時間和事件慢慢找到一個平衡;要麼,就暗中積蓄力量,直到力量足夠了再進行下一步。
況且,他言語上就不說了,他怎麼還配上了動作?
清朝,康熙年間。
一部分皇子們的神情也略略有些凝重。
他們當然不是為著莽古爾泰,或者太宗與莽古爾泰之間的事情而感到煩憂,他們是從太宗和莽古爾泰之間的情況有些影射到自身上來。
他們自己如今所處的境況,雖然不能完全與太宗和莽古爾泰、乃至與禮烈親王(代善)之間的境況類比,但是也確確實實有幾分相似之處是真的。
莽古爾泰衝動魯莽,造就了他日後的結局;而禮烈親王確實是把握住了關鍵,成功地讓自己這一脈得以延續,且是以和碩親王的身份沿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是,把握時機、忍耐下來,說得容易,實際實行起來,又談何容易?
【當時在場的,還有莽古爾泰的同母弟,貝勒德格類。】
【德格類見狀,心知不妙,立刻上前對莽古爾泰道:“你有如此悖逆之舉,誰能夠容你?”並且揮拳打他。】
【莽古爾泰並沒有因為弟弟的話和舉動而打算改變意願,他一條道走到了黑:“你為什麼要打我?”同時,將自己的佩刀從刀鞘中抽出了一部分,又被德格類趕忙推了出去。】
【此時,同樣在場看到了事情經過的大貝勒代善,也插了一腳,他對莽古爾泰的言行表示了強烈的憤怒:“如此悖亂,殆不如死。”】
【皇太極此時卻是沉默不語。】
【他又放棄了先前騎馬離開的打算,而是重新坐了下來,又處理了一番事務,隨後才起身回營地。】
【回到營地,皇太極才開始對此次事件噴發怒火,他先是把莽古爾泰弒母的事情拉了出來,又指責莽古爾泰此次行徑,是“輕視自己”;同時,還責罵了一番當時的侍衛,“彼露刃欲犯朕,爾等奈何不拔刀趨立朕前耶?”】
【隨後,莽古爾泰幾人也到達了營地,他們等在營地之外,派人前來請罪。】
【皇太極一邊宣諸貝勒和額駙們前來,一邊拒絕了莽古爾泰幾人進入營地的請求:“白天你想要拔刀威脅於我,現如今已是薄暮,你現在想過來幹什麼?一定要我們兄弟相殘嗎?”】
【隨後,經過諸貝勒決議,定莽古爾泰大不敬之罪,廢除其大貝勒也就是和碩貝勒的爵位,降為多羅貝勒,削五牛錄(三百人一牛錄),罰銀萬兩及甲冑、雕鞍馬十、素鞍馬二。】
漢朝初年。
劉邦摸摸鬍子,讚歎道:“乃公覺得,這個大貝勒代善前途可期啊。”
瞧瞧在這件事中,莽古爾泰是栽進去了——雖然這完全是因為他自身的性情因素;而總體加起來,就是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這兩個已經全部被解決掉了。
可代善呢?前有在努爾哈赤死後搶在第一批選擇擁立皇太極,後有在莽古爾泰一事中,在莽古爾泰行動後、皇太極下旨前,先行斥責了一番莽古爾泰,且用的還是“悖亂”這麼個詞。
這人,這樣的眼力見和政治敏感度,有前途啊!
況且,從政治的角度上講,如果可以的話,皇太極也不太適合將事情做的太絕,如把其他三大貝勒都幹掉之類的……此時,如果代善足夠聰明,那麼對於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