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碧君這才放鬆下來,坐了片刻,閒話幾句,便起身告退。出門時,她並不知道,蔣夫人望著她背影的眼神,透著惱火、怨懟。
等廖碧君走遠了,二太夫人啜了口茶,繼續敲打長媳:“我們早就跟你說了,國燾房裡的事,你要留心些。國燾哪一次回京來,也都會再三懇請你們夫妻兩個費心。
“可眼下呢?
“戲園子、茶樓,不論是戲還是評書,都繪聲繪色地演繹了翰兒剽竊別人話本子一事。
“再就是,文人學子中間,出了好幾篇文采斐然措辭辛辣的文章,說的也是這件事。
“老二媳婦和翰兒蠢鈍,你怎麼也毫不知情?
“昌恩伯府的蔣翰,已經淪為了笑柄。”
語畢,她長長地嘆了口氣,“恁的遲鈍,再這樣下去,豈不是要連我都不如了?”
蔣夫人的頭垂得更低,訥訥地認錯:“此事是我大意了,您與大伯母跟我說起之前,我真的一點兒風聲都沒聽到。”
“風聲不是等來的,要自己留心聽。”廖書顏和聲提點。
蔣夫人面上唯唯諾諾,心裡卻是亂糟糟的,既氣廖碧君母子兩個是惹禍精,又埋怨自己怎麼這樣不謹慎:早在蔣翰神采奕奕又神秘兮兮地忙活話本子的事情的時候,就該心生警惕。
她越想越生氣,只是不敢顯露出來,欠一欠身,道:“這件事,在我看,到了這地步,就不用管了吧?我記得,科舉中若是剽竊他人文章,受到的懲處很嚴重,翰兒這情形,要是到了考場上……錯了就認罰吧,吃一塹才能長一智。”
蔣家男子雖然都是做武官,卻都是文武雙全。既然曾經多年苦讀,必然對剽竊的行徑不齒——若在這件事情上包庇蔣翰……
誰愛包庇誰出頭去。若讓她為這種事四處伏低做小看人臉色……門兒都沒有。很多門第中的子弟品行都是參差不齊,有端方磊落的,也有行差踏錯的,誰也不會因為一個孩子的錯處否定一個門第。
她說完之後,沒及時得到迴音兒,心就懸了起來,暗暗嘀咕道:您二位大半生都是明白事理的做派,可別在這關頭犯糊塗啊。
她惶惑地抬眼望去,卻見兩位長輩正笑眯眯地望著自己。
“你說的對。”廖書顏這才道,“對於此事,不能顧及那些盤根錯節的裙帶關係,顧及也沒用,這與家長裡短無關。”
蔣夫人抿唇笑了,思忖之後,道:“等會兒我派人去知會伯爺一聲,既然與家長裡短無關,還是讓伯爺斟酌著辦吧。”
二太夫人笑出來,“你這個鬼機靈的,倒是會見縫插針地撂挑子。”
“我怎麼敢。”蔣夫人笑道,“今日起,定要命人把二弟妹和翰兒看緊了。您二老敲打我這一通,足夠我三五年內戰戰兢兢。”
這幾日,有幾篇文章,在書院少數學生之間來回傳閱。
朱玉看完文章當日,便去了整合班一趟,打聽清楚原委之後,險些氣得跳腳:蔣翰那廝居然敢糟蹋姐姐的心血!
當晚,他氣沖沖地寫了一篇文章,又把看過的幾篇文章謄錄出來,翌日一早,送到了兔園,第一次,沒有匿名。
這話題引發了兔園迄今以來最熱烈的討論,一來是因為這件事的本質簡直讓他們義憤填膺,二來是因為被剽竊的人是他們書院的蔣先生。
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遺餘力地挖苦,還有一些人,以朱玉、顧沅淳為首,在這期間做起了別的工夫。
朱玉和顧沅淳認為,蔣翰這種行徑,很可能不是初犯,說不定早就開始模仿、篡改蔣徽的詩詞文章:乍一出手便仿寫一個話本子,從情理上是有些說不通的。
於是,他們四處尋找蔣翰寫過的詩詞文章,拿到手之後,一概謄錄出來送到兔園,百十來個人一起幫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