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張衝竟然這麼重視這取船的任務,讓徐晃親自帶人隨韓沂去取。
徐晃沒有吭聲,其實對於韓沂這個黃巾遺孤的身份,他並沒有多少認同,因為他是漢軍出身,和這些黃巾黨完全是兩路人。
甚至要不是當年他們這些三河騎士南下,沒準殺這韓沂少年的父兄的就有他徐晃在。
所以,一路上他倒是頗為沉默。
但邊上的韓沂倒是很活躍,他在得知徐晃是參加過當年中人亭大戰的英雄後,就非常崇拜徐晃,一路上都纏著他講當年戰事。
徐晃並沒有好心到解決少年人的好奇心,而是不斷和身邊的圖吏比對著附近的水情。
凡作戰,尤其是渡河作戰,必先知川河水道,不能確定河流的走向和水文,到時候渡河就要出大事。
所以,徐晃將全部心思用在了這裡。
韓沂帶著他們走到一處蘆葦叢,然後撥開蘆葦就鑽了進去,沒多時,他就在裡面興奮喊道:
“呀,還真的在這裡。”
徐晃聽到這話,臉就黑了,沒想到這少年滿嘴跑馬,沒有準的就敢在王上面前講事情。
徐晃搖了搖頭,然後揮手讓隊將帶人進去。
他不是不相信韓沂,而是他已經習慣了在戰場上謹慎了。
而當徐晃的隊將帶著十來人摸進蘆葦叢,裡面就傳來他們的聲音:
“軍主,船在。”
再然後,他們就從裡面拖出了三艘船,比韓沂說的還多一艘。
此刻韓沂並沒有任何亂報情況的窘色,反而摸了摸這三艘小舟感嘆道:
“這是我父親他們當年留的,那會說要帶著咱們去對岸,但後面父親死了,他讓我跑到南面去,但我沒聽,我要給他們復仇,所以就留了下來,一留就留到了現在。”
徐晃沉默了一下,終於開口安慰了一句:
“嗯,仇報了沒咱現在回來,那就是有仇報仇,有冤報冤。”
卻聽韓沂哈哈一笑,傲然道:
“早就報了,包括那叛徒,一共十六人,齊齊整整被我埋在了地裡。我小韓報仇,不假他人。”
此刻徐晃有點欣賞這少年了,畢竟這般烈氣的性子,類他。
於是,他檢查了一下木舟,見除了皸裂了些,沒有任何問題,於是招了招手,讓人抬著返回了營地。
此刻,渡口外已經是一片忙亂。
泰山軍的運氣不錯,他們先是在西北面靠近群山的地方發現了一片楊樹林,不僅解決了泰山軍舟船的用料,還解決了大軍薪柴的問題。
此刻,不斷有騎士們將樵採好的圓木馱運回營地。
那些本該縱橫沙場的駿馬此刻拖著這些圓木,前後不絕。
同時,泰山軍在大陽城內也發現了大量的鐵釘和不少船匠,這些都是當時被遺留下來的,此刻正方便了泰山軍。
就這樣,有人,有料,有技術,泰山軍就在這大陽渡口外開始大造伐木。
而徐晃來的時候,張衝正和軍隊的將作說造船的事情,不求精巧,只需要能讓大軍渡河,怎麼快怎麼來。
張衝看到徐晃拖著三艘小舟過來後,笑著走了過來,然後對徐晃道:
“公明,給你一個任務。”
而徐晃呢壓根不問任務是什麼,當即抱拳:
“末將從命。”
……
當日下午,徐晃鬱悶的帶著韓沂隨法正悄悄渡過大河,抵達了陝縣境內,同行的還有十名橫撞將。
等他們從蘆葦蕩裡鑽出的時候,已經看到前方不遠處有漢軍的河卒在佈防在河口了。
看來陝縣的漢軍已經知曉對岸出現了泰山軍,這也不奇怪,當時大陽城在發現泰山軍出現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