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伸冤(1 / 4)

小說:犁漢 作者:請叫我陳總長

在魏癩子敲開博陵縣寺的大門時,縣令胡溥就在縣署內看著政事堂總結的《各縣分田若干問題》的邸報。

泰山軍的造紙技術非常發達,除了成為一項重要的出口商品,它對行政公務的表達和效率都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

紙張在代替竹簡後,文字的表達變得更加容易。所以很自然,為了將政事堂的政務充分向下面各郡縣表達清楚,一種新的公文寫作風格開始出現。

這種風格也常稱為“政文”。

而現在胡溥手上拿的就是一份這樣的政文,字數多達五萬多字。在過去這字數都是一本書了,而現在卻只是用來總結分田事物的一些經驗。

以上的變化只是如今河北的一個小縮影,隨著泰山軍大力發展生產力,河北將會變得越來越陌生,但也會越來越生機勃勃。

胡溥現在就在用心學習這份邸報,因為這代表著政事堂對分田的最新態度和精神。

別看胡溥才十八,但已經是個老吏了,他知道事情辦成是一回事,辦得上面滿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胡溥在收到這份邸報後,就推掉了今天的公務,專門用來閉門學習。

而這邸報一看,胡溥果然收穫良多,也明白了這次分田中其他地區的教訓。

首先政事堂直接批評了常山國石邑的縣令,訓斥其對分田政策的執行一拖再拖。

這件事胡溥也有了解。

這位石邑令是一位降吏,之前是在河內一帶做吏。在奉命押解軍糧給前線的漢軍時,被泰山軍給俘獲的。

其人,後來為政表現好,就外放到了新定區的石邑做主官。

這名石邑令在瞭解了石邑當地的情況,就回書給常山國相張南,就表達一個意思:

“我石邑的情況比較特殊,縣內並無豪強,所以無田可分。”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石邑大部分縣域處在太行山之內,好年景的時候還會有一些山民出來賣些山貨,但隨著天下大亂,整個太行山都成了盜賊和流民的樂土。

在這種混亂和衰敗的背景下,石邑大部分的土豪都活不下去。不是自己被劫掠了成了赤貧,就是帶著宗族遷移別處。

再之後,黃巾起義,為了供應朝庭的北部大軍,常山國又加重了稅賦和勞役。這種情況下,那些山外的小民也開始入不敷出,結隊逃往山內。

那名石邑令的報告是:

“石邑之難,非在土豪,而在安民。民不安,縱然有土又能如何”

其實石邑的情況並不是孤例,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視為河北地區的普遍狀況。

幽冀諸縣本就常年受胡人襲擾,又需要負擔北疆邊防的稱重稅賦,生活普遍就艱辛。

之後又爆發了近三年的河北黃巾大亂,地方各郡守的壓榨就更加兇猛。

在這種環境下,只有如博陵崔氏、諸劉姓王,以及其他做到兩千石以上的右族才能置身事外,甚至還在戰亂中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那些破產的土豪、地頭的田土、人口、塢壁都是被這些豪族給接收了的。

所以現在石邑遇到的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上面要分豪強田,但舉目一看,別說豪強了,就是人都見不了多少,都跑進山了。

而剩下的那些還留在山外種地的,說白了人家還是支援你泰山軍、相信你泰山軍能恢復生產的。

你這個時候再去分人家的田,這些人也要跑光。

所以,這名石邑令才會給時任常山相的張南上文,講了石邑的“貧者固貧,富者不富”的特殊情況。

最後,他還希望張南改變分田這項政策,而將主要精力用在動員山民下山上。

毫無疑問,同樣作為地方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