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繼續向前翻,妍清的莊子種的糧食種類不多,基本以大麥、小麥、高粱和穀子為主,穿插大豆和花生輪種肥田,畝產量基本都上能達到平均產量的一倍。
“產量提高這麼多,是怎麼做到的?”四爺放下賬本,眼神明亮的注視著妍清,若是她的方法能夠全國推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肥田、合理密植。”妍清沒有隱瞞,在品種不能改良的前提下,她能想到的只有這兩個手段。
每每看到賬本上的收成,妍清都會對改良作物品種的科學院士們充滿敬佩,畝產翻十倍就意味著,同樣的付出可以多養活九個人。
她沒有改良品種的本事,將肚子中關於種地的知識掏空,也只能達到現在這個水平。
這兩個方法一聽就明白怎麼回事,但西林覺羅家能想出來,不可能別人想不出來,四爺追問:“如何肥田?密植多少?”
“合理密植就是確定一畝地播散多少種子能獲得最高的產量,太密土地肥力跟不上會造成減產,稀疏浪費土地,也會減少畝產,賬本上有記錄播種的數量,這方面有經驗的農民大多心中有數,相差不會太多。”
西林覺羅府的田地,也是佃戶和家奴經過幾年試驗最終得出的資料。
“肥田用的發酵漚制的農家肥。”
想要肥田,光靠輪種是不行的,必須施肥才可以,沒有化肥就只能靠農家肥,農民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但只靠人、畜製造農家肥,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只能靠發酵肥。
“秸稈、雜草焚燒的灰燼,加上樹葉、農家肥、泥土按照一定比例搬運封成土堆,發酵後成為上好的農家肥,撒在地裡可以增加肥力。”
至於焚燒秸稈汙染環境這種事情,暫時是顧不上的,填飽肚子更為重要,而且焚燒秸稈和雜草,可以燒死附著在上面的蝗蟲卵,一定程度上減少蝗災發生的可能性。
“你怎麼會知道這些?”四爺眼神有些複雜。
一直以來,妍清在四爺心中,都是標準的大家閨秀形象,而且還是格外嬌氣的那一種。
即使西林覺羅府家世不顯,但女兒卻養的嬌滴滴,吃穿用度無一不精,識文斷字樣樣不差,八旗貴女該會的弓馬騎射,妍清也都會。
但是今天之前,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妍清居然還懂農事,而且可以說的頭頭是道。
“聽我阿瑪和哥哥們說的多了,自然也就記住了。”
妍清將功勞推給自家阿瑪,這些方法雖然是她復刻出來的,但是就和紅釉一樣,她只能嘴上說說,實際操作還是阿瑪和哥哥們的功勞。
“這麼好的方法,鄂大人怎麼沒有上報朝廷?”這件事報上去,對鄂大人的前程好處非常大。
“這個法子經過幾年試驗,如今也不過穩定高產兩年而已,阿瑪大概是想要等確定穩妥以後再上報吧。”
妍清說的是實話,她今年才多大,總不可能三五歲就和家裡說種地的事情,能保證這個產量也不過是這兩三年的事情。
至於她阿瑪為什麼還未上報,大概是因為四爺吧,妍清心中猜測。
“爺若是有想法,不如也找個莊子試試,要是也能達到這個產量,想來明年就可以上報朝廷了。我大哥外放應該也會推廣試驗,這樣結果才比較準確……”也能給她大哥的政績添上一筆。
“嗯,我會和你阿瑪商議的。”四爺看著賬本應聲。
功在社稷的事情,容不得他拒絕,由他直接上報皇阿瑪,更能引起重視,功勞算在鄂拜頭上就行。
“爺在書上看到過番薯和土豆的記載,十分高產,若是按照你這方法種植,想來產量更加驚人。”
番薯和土豆都是明朝引入的,原本是上供皇室的,滿族入關建立大清後,這兩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