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1 / 2)

小說:最後的帝王 作者:青色兔子

行囊中固然有金銀之物,可是若給了眼前這些農人孩子,卻不是賞賜,而是給他們召來禍患了。

劉協便親自將十枚一封的五銖錢,放到那些孩子們黑漆漆的小手上。

孩子們柔軟蜷縮的手指,第一次握住屬於自己的銅錢,都有些欣喜訝然。

劉協等人離開這處田地時,就聽背後重又恢復了活潑的孩子們口中唱著歌。因離得遠了,只聽到一句,唱的卻是「鳳鳥至,河圖出,天子腳下有谷吃」。

趙泰笑道:「這些小孩子唱的歌倒也有趣。」

劉協與伏德對視一眼,都心知肚明怎麼回事兒。

鄉間孩童自然會唱歌謠,但多是簡單好上口的,也淺顯。孩子們可能會唱「有谷吃」這事兒,卻並不知道「鳳鳥河圖」的典故。若說這是哪個先生編了來,流傳開來的,顯然不符合如今亂世災年的背景。

這多半還是伏德辦得差事。

當初劉協要伏德編造讖言,找民間乞兒等傳播開來,一定要表達劉協「君權神授」的思想,又要好記好說,以此來與在民間頗有聲勢的什麼黃巾軍、五斗米教做抗爭。

如今看來,距離長安百里之外的鄉間,都有小兒誦鳳鳥河圖,唸叨天子腳下能填飽肚子,可以說伏德的工作是做得很到位的。

劉協與伏德對視一笑。

但是那笑容在劉協臉上轉瞬即逝。

劉協腦海中閃過方才所見的幾個老農人,那些農人的衣著自然是簡樸的,但是最觸動劉協的乃是他們的瘦與臉上的麻木。因為每日的勞作已經叫他們付出了全部的心神,一個體力被榨乾的人,是沒有心情去關心任何新鮮事物的,哪怕是這樣兩三百個錦衣的外鄉人。而農人的瘦,又與劉協素日常見的宮廷或朝堂上之人的瘦截然不同,那是一種繃緊了的瘦,也正因為繃緊了,便猶如拉到最滿的弓,再加一份力,便會斷裂開來。

他交待下去的人物,伏德已經圓滿完成。

可是他要伏德編造這些讖言,並不是為了愚弄天下百姓。

他既然要天下人信他,便不會失信於天下人。

第100章

是夜, 劉協卻又收到了楊彪關於治理蝗災的第二封奏章。這一封奏章裡,楊彪顯出了尚書令的本事,將治理蝗害的法子寫得清晰詳盡, 一看就是思索了許多時日, 而且裡面例子也很詳盡, 寫到一條方法,還會舉例說什麼什麼年間,在某州某郡曾推行過,見效頗好等等。

楊彪提出的治理之法,與昨夜劉協要楊修寫下的, 所差無幾。甚至還多了一條, 楊彪提議國有不定之時, 當行祭祀, 於是要選派賢德大臣,往洛陽祭祀。這與古人將蝗蟲看作神物乃是一脈相承的, 認為這是人事有做的不好之處,於是上天降下了懲罰。楊彪雖然未言明, 但顯然認為朝廷中似乎失了「人和」。

劉協捏著楊彪這治理蝗災的第二封奏章,才會意過來。觀這番奏摺意思之厚重, 顯然不是一天之內能一蹴而就的。楊彪是早已成竹在胸, 但是卻偏偏要分作上下兩集來叫皇帝知曉。

設若劉協果真是十五歲的漢獻帝, 昨夜見到楊彪第一封奏摺,對治理蝗災之事一籌莫展,正是焦急無奈之時, 擔心了一天之後,再收到楊彪這解決問題的第二封奏章,會是什麼感覺?自然覺得楊彪乃是極為穩妥有能力的老臣, 與尚書令這職位是非常相襯的,對他日漸倚重,時間一長,楊彪就算沒有四世三公的家族身份,也會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成為皇帝信重之人。

可是叫楊彪失望的是,劉協收到楊彪這第二封奏摺的時候,朝廷也該收到了劉協昨夜寄出的摺子——上面對治理蝗災頗有見解,甚至還比楊彪所寫,多了一條以糧換蝗的一石二鳥之法。

這恐怕是楊彪萬萬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