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弦吃了大半碗涼粉之後,才終於品出來了,“這是紅薯澱粉做的!”
何田笑了,“對了!”
“去年怎麼沒想起來做這個東西吃呢?”
“去年秋天集市跟我換紫薯的人告訴我這個方法的,今天第一次做。”
易弦為他有個這麼聰明的媳婦感到相當自豪。
滿身熱汗的夏季傍晚,吃上一碗酸辣口味的涼粉,讓人十分舒服。
帶回家的桑樹枝泡了一天一夜之後,移進了泥土裡。
何田用劈開的蘆葦杆子編了幾個鬆鬆散散的簍子,裡面墊上一層乾草,裝的泥土是從桑樹林邊挖回來的,希望這樣能幫助種下的枝條儘快生根。
這幾個簍子分別放在幾個不同的地點,能受到不同強度的日曬,待觀察之後,哪一處的枝條最為茁壯,就把其餘的簍子也搬過去。
大約一週之後,近一半桑樹枝長出了新的葉苞,這說明,扦插成功了。
何田開心地抱著易弦亂蹦,“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們能成功!”
明年,等桑樹苗長大,他們就要在家附近開闢出一片林地,變為桑樹林了。
夏夜的蛙鳴此起彼伏,木屋中歡聲笑語。
這片森林的面貌在何田的爺爺奶奶定居之後改變了很多,很快,又會被這兩個年輕人帶來更多的變化。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第118章 荷葉糯米排骨
118
過了端午, 天氣一天天熱起來, 樹林中草叢中的蟲鳴越來越多,使鳥雀們的食物選擇大大豐富, 它們活躍在林間樹叢,不怎麼再來侵擾何田的菜地和小米地了,不過, 插在田間地頭的竹竿上, 草繩和布條依舊會隨風輕舞。
屋簷下,菜園子高高的竹籬邊上掛著的風鈴也隨著一陣陣的輕風發出輕響。
去年秋季的集市上,何田和易弦把幾乎所有陶製的風鈴都賣掉了, 今年,他們用竹子做了些新的。
竹子風鈴看起來像把沒撐開的小竹傘,很容易做,將一段竹子切割成長短不同的幾截, 上方鑽孔,穿成一圈,再加上一片竹節做的頂, 竹節中間穿上繩子,穿上一片切割成圓形的竹片, 繩子尾部掛上一串野鴨、松雞的羽毛,風一吹, 羽毛飄動,帶動竹片敲擊在竹子上,發出有點類似洞簫的聲音。
洞簫, 是何田沒聽說過的樂器。
按照易弦的說法,也是竹子做的吹奏樂器,類似笛子,但是發出的不像笛聲那樣清揚高昂,而是婉轉低沉。甚至有點哀怨嗚咽的意味。
做風鈴的竹管鋸成不同長度,敲擊在上面的聲音就有了音階高低。
看到何田喜歡竹子風鈴,易弦又做了一架竹子木琴。
竹管做的木琴也很簡樸,將長度不同的八根竹管固定在一根長竹管上,再做個簡單的支架,用一隻勺子,或者兩根小竹棒做的小錘,輕輕敲擊,就能奏曲了。
在易弦看,這些不過雕蟲小技,可是何田卻大為折服。她的家人沒有誰會彈奏樂器,最多隻會唱幾首搖籃曲和兒歌。
她拿著易弦做的小竹棒,敲敲停停,問題多得不得了——
“剛才你敲的那個曲子叫什麼名字?”
“什麼叫音階?樂譜?小節?節拍?”
何田對這個新玩具愛不釋手,連晚上睡覺都要抱到棚板上再敲幾下,她才不理易弦說的“這是給小寶寶玩的樂器”呢,樂器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
過了一週,易弦開始有點發愁了。
他已經快要沒什麼可以教何田的了。
何田抱著竹子木琴,學會了彈奏幾乎所有他記得的、能哼唱出的曲目——即使這個小寶寶玩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