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肆說:“弟子愚鈍,不明白。”
百年之後,胡肆神通大成,將一片湖水升至天空。凡人傳說中,將其稱為仙境。
但許多修士不明白,胡肆這種人,憑什麼證道呢?
修士能犯的忌諱,他全犯了。他棄劍改修旁門,而且修得很雜,煉器煉丹推演術,甚至風月道。他不講究苦修清修,生活奢靡。
正如霽霄所說:很多人都不喜歡胡肆。但胡肆也不需要討人喜歡。
按因果論,孔雀妖是他“修行之因”,他這一生道途的起源。
一隻妖與一位凡人稚童,本來便不平等。妖可以逗弄孩童取樂,等妖覺得失去新鮮感,說走就走,不必在乎後者死活。
一隻大妖與人間至聖,同樣不平等。想捉你就捉你,想鎖你就鎖你,不用講道理。過去你拿我當玩物,現在我也拿你當玩物。
如果強大成為規則,必將被更強打敗。
可是孔雀變了。胡肆看著天湖的月亮,難得感到悵然。
肆意妄為的孔雀,學會“要遭報應、天打雷劈”那一套,不再認可自己從前的做法。
如今前因已了。
天湖境主超脫人世,沒有煩惱嗎?
不,就像劍尊永遠不明白“小道侶為什麼又生氣”,胡肆的煩惱一樣很多,只是不為外人道。
修行者的一生,應該有來處有歸途,有前因有後果,才算圓滿。
孔雀妖只是“來處”,而所有修行者的終極追求,都是飛昇。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總要有人栽樹吧。此界屏障閉塞,總要有人開啟通天之門。
霽霄與胡肆,為此大吵過一架。
雖師出同門,霽霄與他道不同,兩人照樣吵架。他們不像雀先明與孟雪裡,吵得聲嘶力竭日月無光。
霽霄死前最後一次會面。師兄弟談論關於“開啟通天之門”的話題,談得很不愉快,兩人都擺一張冷臉,看誰先妥協。
最終,霽霄向胡肆討回“驚風雨”木劍,重鑄為“厭雨”、“倦風”。
境主與劍尊不歡而散。
……
雀先明失魂落魄地跌坐籠中,神情恍惚。
他想起從前,騙胡小圓要去摘星星,卻是急急飛回妖界,去偷蛟族的鮫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