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謀的河北名士,在襄陽許久卻依然沒有投效自己,越是這樣魏延對沮授的忠義更是欽佩。
歷史上的沮授在官渡大戰後被曹操俘獲,拒絕投降,後沮授欲回河北,事敗被殺,這結局讓魏延唏噓不已。如今在襄陽,魏延卻不著急,他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因為沮授值得他這樣。
此次出征江夏,魏延早已和徐庶、龐統、蒯良等商議好了行軍路線,甘寧的錦帆營從沙羨順流而下,牽制夏口的江夏水軍。
而趙凡的第三營從江陵東出,在竟陵過漢水,直插江夏安陸縣,然後進逼郡治西陵城。
魏延率領著親衛營、五溪營從襄陽南下,經湖陽、沿著大洪山山麓、過雲社,再到安陸與第三營集合,從陸路攻取西陵,消滅反抗的江夏步兵,最後收取江夏全境。
翌日上午,沮授在大洪山腳追上了沮鵠率領的親衛營先遣騎兵。如若是全速行軍,沮授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但是沮鵠要與後軍保持相應的距離,是邊開路邊等待,而沮授則是全速追趕。
在一片荒涼的樹林邊上,一夜未閤眼的沮授與兒子沮鵠終於相見。沮授眼中閃爍著憤怒,他聲音顫抖地要求沮鵠跟他回家。然而,沮鵠卻毫不退縮,目光堅定地拒絕了父親的要求。
沮授心急如焚,他伸手試圖抓住沮鵠,卻被他靈活地躲開。沮授轉身向周圍的兵士求助,他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希望他們能將沮鵠綁走。然而,親衛營的兵士們卻無動於衷,他們低著頭,似乎沒有聽到沮授的命令。
沮授感到一陣絕望,他的眼神漸漸黯淡下來。他看著眼前倔強的兒子,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痛苦。沮鵠的堅定讓他明白,自己已經無法改變他的決定。沮授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知道,沮鵠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選擇和信念,作為父親,他無法強制沮鵠聽從他的意願。
最終,沮授緩緩轉過身去,又上了馬背緩緩離去。他的背影在風中顯得如此孤獨和淒涼。沮鵠望著父親離去的方向,心中十分不忍,但他的決心卻沒有絲毫動搖。
在返回的途上,沮授心情沉重,他思考了許多,既然回去也無法向沮母交代,還不如跟隨著兒子一起上戰場,這樣可以時刻盯著他、保護他。
突然,他遇到了魏延的後軍,望著那威武的軍隊,沮授心中湧起一股無奈和絕望。
他毫無表情地來到魏延的白龍馬前,聲音顫抖地懇求魏延收留他這個老卒。
他訴說著自己的苦衷,提到了沮鵠,眼中滿是憂慮和懇切。他坦言,如果就這樣回去,他無法向母親交代,而跟隨魏延可以看著沮鵠。
魏延翻身下馬,凝視著沮授, 臉上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燦爛的笑容,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魏延拍了拍沮授的肩膀,拜其為參軍,讓他跟隨自己參贊軍事。
沮授無奈接受,為了兒子沮鵠,這是他唯一的選擇,在河北的時候他就是袁軍的監軍,戰場他很熟悉,那裡充滿了兇險也充滿了希望,“一將功成萬骨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