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水戰,被早已在上游等候的周國水師迎頭痛擊,渡江中流,被擊落無數,皆沉於水中。
賀蘭部渡過黃河之後,沒來得及喘口氣,停下來與追兵戰鬥,便打便退。
太后賀蘭氏一看連上黨郡都不再安全,距離最近的交戰地只有不到三百里,忙又帶著新君北上,這次一直到冀州才停下來。
梁軍敗勢已經很明顯,柔然、吐谷渾、党項等國都不再掩飾,如餓狼般撲上來分食,就連蕭淵當初未能說動聯合的高車國也派了兵馬。
三個月下來,中原地區整個黃河以南,都重新歸入了周國的版圖。
而隨著周國大軍渡江深入,後勤補給線越來越長,往來信件的輸送所需用時也越來越久。
帝國的疆域越來越大,大周的皇帝再留在建業這東南一隅,已經不合適了。
永平四年夏末,穆明珠做了遷都的決定,將周國的首都從建業改到黃河之畔的洛陽。
將國都定於此時的戰場前線,無疑是非常危險的決定,可是這一決定強有力透出了大周皇帝的信心。
假以時日,洛陽將成為大周的腹地,而不是最北邊的地方。
而遷都洛陽之後,朝廷處理日常事務的同時,可以更好兼顧前線的戰事。
穆明珠威勢愈重,她做了遷都的決定,雖然有部分立場不明的人私下發牢騷,但整體上大家都是支援的,甚至有老臣激動哭泣。
這將是自梁國南下,侵奪大周土地後,周國原本生於北方、卻因戰亂南逃的臣民第一次回到故土。
從做出這個決定,到各方面都調整到位,乃至於洛陽的宮殿、民居都安排好,還需要一段時間。
永平五年春,皇帝穆明珠在動身遷都前往洛陽的路途中,與從柔然一路南下歸來的蕭淵終於相見。
蕭淵離開的時候,周國正在梁國的威脅下瑟瑟發抖。
如今他回來,梁國卻已經快要消失,而周國正快速行進在北定中原的路上。
這期間蕭淵做出了怎樣的貢獻,此時天下百姓可能還不清楚,但穆明珠卻異常瞭解。
在轆轆行進的馬車上,穆明珠望著多年未見的好友,卻見曾經率性隨意的少年,已經完全長成一個大人了。他的肩膀寬厚了許多,面色也因風霜變黑了,可是笑起來的樣子,仍是沒有絲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