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勝於雄辯。
趙廣在重建新漢過程中積累下來的戰功、聲望和權勢,讓他在說服姜維、蘇愉、傅僉等人時,有著先天的感染力和堅定的自信心。
在趙廣的再三陳述下,姜維、諸葛緒、傅僉等人的擔心總算稍稍有所緩解,就算還有一些人有不同的意見,也不再提出異議。
還不放心的姜維提議在第一批長征健兒出發後,新漢再次動員,組織第二批健兒增援,對於這個老成持重的建議,趙廣沒有駁回表示了贊同。
西征涼州方略既定。
新漢上下紛亂的思想得到統一,軍事內政一應措施也跟著運轉完善起來。
軍事層面,此次隨同趙廣出征的漢軍將領,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參軍司李球在蒲阪渡一戰稍有失算之後,身體有恙無法出征,這次留守關中,協助姜維全面負責關中、巴蜀、漢中的軍事贊劃。
代替李球行使參軍司任務的是馬融,這個從巴郡來的年輕人,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歷練後飛快的成長起來,漸漸成為參軍司除李球之外的第二號人物。
與馬融一道參謀軍事的,還有董宏、費承、周巨、蘇繼、杜模等新進年輕士子。諸葛尚本來也有意加入,但嫌他成長速度太慢的趙廣,這回讓諸葛尚跟著蔣顯出使吳國,去探一探東吳的孫皓大帝的底細。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行軍打仗是如此,兩國外交上的謀伐也是一樣。
上一次蜀漢將亡時,差一點因為魏吳和議讓趙廣的努力化為泡影,這一次雖然晉吳兩國在江淮打的不可開交,但誰又能判定,司馬炎和孫皓之間不會再有聯合起來坑一把趙廣的想法。
要是那樣的話,趙廣遠在涼州回不來、姜維又對政治外交不怎麼精通、新漢上下能否正確應對晉吳聯合做局,還要打一個問號?
諸葛尚到吳國,正好可以聯絡諸葛瑾的唯一還活著的孫子諸葛攀,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打探一下吳國目前的國力和內部各方勢力的情況。
領軍將校方面,馬承、關彝率騎軍一同出征,涼州是馬騰、馬超的故居之地,馬承雖然出生在蜀地,但有祖父、父親有餘蔭在,馬承在涼州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餘將領中,更為年輕的文虎、柳初、羅尚、羅襲、諸葛尚取代了之前的魏容、寇林、文鴦等中堅將領。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人不受重用,被冷落了,而恰恰相反,他們幾個被趙廣安排到了潼關、安邑、蒲阪等重要的地方,有他們這些老兄弟在,趙廣才好放心的西征。
疆土要開拓,老根據地也要保護好。
姜維、傅僉、羅憲、張翼等倚重的大將也將留在關中、巴蜀,同時,大司馬姜維迴轉長安坐鎮排程。
四周皆是敵人,要是沒有一個威望高、軍事能力強、忠誠度高的人坐鎮,趙廣就是想要出征也不可能,從這一點上來看,姜維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他的影響力並不比趙廣弱多少。
內政層面,蘇愉、諸葛緒、荀詡、黃崇四人共同擔負起新漢整個國家機器運轉的重任,三老一新的組合,既有經驗又有活力。
黃崇在蜀郡太守任上乾的很出色,不管是聯絡南中的李遺、開闢西南茶馬道商路,還是羊祜入侵漢中,蜀郡對張翼的支援很是給力,黃崇也是趙廣為新漢將來一力培養的內政重臣。
除了上面四人外,更為年輕的官員層面,還有蘇紹、韋皋、杜軫、範元、諸葛詮等人,他們的經驗還有欠缺,但熱忱上不用懷疑,相信假以時日,他們中間的一些人也會成長起來。
——
金城。
在後世這個地方被稱為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上游黃河邊上連續河西、隴西的重要城市,自古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