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1 / 2)

正好溜達過來的他不由得感慨道:「無論是天竺國還是真臘都很適合種植棉花,而且在他們那兒棉花非常廉價,如果我們能從他們那兒直接採買,就算加上運輸的費用估計也不會很貴。」

「但我們沒什麼可以和他們換的,他們也不缺米糧,對瓷器也沒有太多興趣。」

眾人齊齊沉默,沈二喃喃自語:「聽說天竺、真臘、暹羅那些地方的土地肥到撒把種子不用管就能長的程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路過的一個廣東學子也坐到了他們身邊,分享自己的聽聞:「的確是真的,我的祖父當年……就是前元的時候,曾經做過船員,他去過爪哇和暹羅,回來時候就曾經說過這個。他說,那兒的農民在春耕後就可以不用管莊稼,直接等著秋天收穫就行了,所以他們那兒唸佛的人特別多。」

搞宗教信仰這東西其實是非常耗費時間的,畢竟無論是以鞏固信仰為目的的各種儀式法會,還是給信眾發福利的祈福儀式,或者是以宗教為緣由的各種大型節日,都要消耗信眾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更不必提一些宗教還鼓勵信眾為其奉獻手工製品乃至於雕塑、神像,信眾們只有在解決了自己吃飯問題之後才有餘力來發展藝術審美、研究手工藝,當然,這得排除掉那些虔誠到腦子不太清楚的信眾。

家人餓個半死,自己卻頂著個咕咕直叫的肚子千里迢迢去拜神的也不是沒有,不過這種人木白若是遇上了都會建議他別拜了,遇到這種不靠譜爹媽的孩子才是應該去拜拜才對。

當然,這類民眾的生活水平也不至於太好,生活條件極為優異的情況下,人的信仰也是發展不起來的,畢竟宗教這個東西出現的主要作用和噱頭就是消泯痛苦。

除了生老病死外,大部分富人的苦楚比之窮人必然是少得多。雖然富人也是宗教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勞苦大眾才是宗教的基石。

而南亞的不少國家都是處於這種狀態。

他們所在位置靠近赤道,日照豐富,氣候環境極其優越——北部有喜馬拉雅山脈擋住南下的寒冷空氣,南部有來自海洋上的濕熱氣流帶來降水,絕大部分地區都是雨熱同期。作為畝產最高的農作物,水稻最喜歡這樣的生長環境。

所以,在那裡,水稻不需要太多的照顧,當真是春天撒把種子都能自己長成。

不過,正因為大部分南亞地區的農民都生活在不用太努力就能吃飽的環境中,也塑造了當地人相對不太積極的生活態度,這也為宗教的崛起提供了天然的養分。

「那裡的人過得再差也不至於餓死,所以也不會被逼到絕路去想著反抗一把,又因為種姓制度的存在,所有人的未來從出生開始就決定了,所以,他們也沒有拼搏一把的想法。於是,大多數人就將精力放到了宗教上頭,也懶得管地裡的產出,整體國家氛圍都相當……」

青年思考了下,找了個自認比較合適的形容詞:「頹靡。」

「信仰和管不管地裡產出有什麼關係?」一個學子聽著有些莫名其妙,問道,「我們老家唸佛的人也很多,也沒見他們不管地裡啊。」

「不一樣的!」廣東學子搖搖頭,「我們這兒真正虔誠信佛的人其實不太多,大部分都是可信可不信,容易輕信,也容易動搖,甚至轉投別的教派,而他們那兒的人……」

他想了下,找了個比喻:「這我也是聽說啊,就他們那裡的有些家族會主動送家裡的男丁去寺廟做僧侶,還會定期捐贈家中財產的一大半給寺廟,我們這裡沒人能做到這樣吧?」

眾人紛紛倒抽了一口氣,有些不能理解這種情況,「家中男兒為僧,那,那後代豈不是越來越少?」

廣東學子聳了聳肩:「我也就是聽說,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應該沒有人會這麼傻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