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
使大量叛羌得以返回家園,曹瑋的這一系列舉措收到了很大的效果,熟戶蕃民都對他十分感恩戴德,他每到一處就有大量蕃民歸附。
就連一向與宋為敵的李立遵在曹瑋的感召之下也上言:“願罷兵,歲入貢,約蕃漢為一家。”
自此之後,秦州之西數十年無吐蕃之患。蕃漢行甥舅之好,邊境無風塵之警,以致秦民願“刊石頌功,以信不朽。”
曹瑋一戰成名是三都谷之戰,這場戰役發生有其歷史原因。
自唐朝以來,吐蕃並不是一個安分的地方勢力,經常侵擾邊境。
更何況到了宋朝,國家尚未完成真正的統一,燕雲十六州至宋朝滅亡也都沒收復,西北動盪也在情理之中。
三都谷之戰也是在此環境下發生,當初河湟地區吐蕃族部的首領李立遵和溫逋奇迎吐蕃贊普之後,唃廝囉至廓州以號召部眾。
李立遵又將唃廝囉遷至宗哥,挾唃廝囉以號令附近各族部,自封為唃廝囉的論逋(丞相)。
後來,李立遵不甘為相,要求朝廷立他為贊普。朝廷對此猶豫不決,曹瑋上疏極力反對,認為李立遵野心勃勃。
今天滿足了他,明天還會有新的要求。一國不能有兩個贊普,朝廷接受了曹瑋的建議拒絕了李立遵的無理要求。
李立遵大怒於大中祥符九年,率馬御山,蘭州,龕谷,氊毛山,淊河,河州等軍三萬多人準備侵宋。
頓時邊關謠言紛紛,形勢吃緊,曹瑋積極準備戰事,上書朝廷要求增兵。
但真宗反認為他害怕,準備派人替換他,後經宰相李迪勸諫方才作罷。
九月,李立遵率部出發宣稱要在秦州城下與曹瑋決戰,揚言某日下秦州會食但曹瑋不為所動。
當聽到吐蕃已經越過了畢利城,曹瑋隨即率秦州駐泊鈐轄高繼忠,駐泊都監王懷信和精騎六千渡過渭河迎戰。
同月二十四日,宋軍在伏羌寨三都谷擺下陣勢等待敵軍的到來。
很快探馬傳來訊息敵軍已經靠近,曹瑋正在吃飯聞報後繼續悠閒的用餐。直到探馬報告吐蕃人距離只有幾里之遙時,曹瑋才放下餐具披上鎧甲出城列隊。
吐蕃人多勢眾,李立遵氣勢洶洶,但曹瑋的宋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故此曹瑋決定在氣勢上先要壓倒對手,他看到敵軍分為三隊,一名蕃僧正在前方走來走去,曹瑋斷定是吐蕃的指揮官。
問左右誰最善射,左右均答李超,李超隨即策馬來到曹瑋面前。
曹瑋問:“你需要帶多少騎可以射殺那位蕃將?”
李超觀察了一下答道要十五騎,曹瑋馬上令:“給你一百騎,務必射殺此將,否則提頭來見。”
李超慨然應道:“憑藉您太保的神威,只要五十名騎兵護送我到敵人近前,一定可以得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超在一百精騎的掩護下接近敵陣,那一百名騎兵突然向兩側分開,中間李超飛馬而出,憑藉高超的騎射本領只一箭那蕃僧就應弦而倒,蕃軍頓時大駭,亂了手腳。
曹瑋見狀,身先士卒率精騎從敵軍側後方猛攻,以兩翼騎兵夾擊吐蕃軍軍陣。
在宋軍精騎的攻擊下,蕃軍陣勢大亂,不能抵抗宋軍主陣的正面衝擊,潰敗而去。
三都谷之戰據【宋史】和【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
宋軍斬首“千餘級,擒七人。”宋軍追奔20裡至沙洲而還,繳獲馬牛,雜畜,器仗三萬三千計。
官軍將士有一百六十人受傷,陣亡六七十人。真宗得到捷報後非常高興,賞賜曹瑋金帶,錦袍,器幣。
《東軒筆錄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