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吳浩又與專家組進行了多次專題性研討會,就智慧語音技術在軍事上的運用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
討論的重點還是這項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方向,以及相關的作用和定位。
其中最多的也是大家最認可的,那就是這款智慧語音系統的確能對戰鬥單位提供更加實時的資訊資料。而這種模擬真人的播報,能夠極大減輕戰鬥人員對於複雜資料資訊的疲憊感,注意力更加集中。
作為一支以空軍裝備研究所為主導的考察隊,大家的重心還是放在了飛機上面。
透過一系列的討論論證,大家對於這款智慧語音助手提升飛行員的戰鬥力還是給予極大的肯定。
可即便是專家組十分看好這項技術,李衛國也不能馬上和吳浩他們進行簽約合作。因為還有一系列程式要走,而這次專家組的任務主要還是考察論證報告,真正的決策權並不在他們。
不過從以往的合作成功案例來看,這次的合作應該是十拿九穩了。所以李衛國在離開的時候也讓他做好相關的準備,耐心等待訊息。
畢竟一項重大科研專案上馬,可不是簡單動動嘴就好了,前期還需要進行各方面的準備。比如場地,人員,資金等等,更何況這還是軍事專案,相關的準備工作就更多了。
吳浩自然知道這些,而且他這邊也要進行相關的準備。要知道一旦這個專案開啟,他就得從目前的研發團隊中抽調骨幹過去,這勢必會影響當前專案的進展。
所以他要趁這段時間來進行調整,一方面招聘培養新的技術科研人員。另外一方面則是加速現有專案程序,確保在新專案開始的時候,這些骨幹能夠脫身投入新的專案。
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吳浩本人,他如果騰不出時間來主持專案,那這個專案就沒法進行。
這些技術人員跟他的時間還很短,目前技術水平還很有限。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由吳浩親自指點和把控進行的,甚至很多關鍵的地方都需要吳浩來親自完成。
自從他們的智慧語音助手,或者直接推到之前叢集控制技術的後續研發時候,就有不少的企業打過這些技術人員的主意。
當然也成功過,比如之前叢集陣列技術研發團隊就被挖走了兩個非常優秀的技術人員。
只不過這些人的如意算盤打空了,雖然挖走的這兩人接觸過相關的技術內容,但並不屬於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始終都掌握在吳浩的手裡,而這兩人所掌握的東西只是皮毛。
在意識到這方面的風險後,吳浩還覺得什麼,張俊就開始採取措施了。首先就是相關的保密協議,凡是接觸公司專案和相關技術資料資訊的員工都必須簽署一份保密協議。
其次則是一些接觸核心技術資訊的重要技術人才,這些人都簽署了相關的競業協議。
只不過在吳浩看來,這些都沒什麼用處。不管是保密協議還是競業協議都很侷限,而且相比於技術本身來說,它的違約金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要培養員工的忠誠度,說白了也就是讓員工能夠滿足現狀,下定決心跟你。
這就需要領導者有強大的個人魅力,可對於吳浩這種剛畢業沒多長時間的毛頭小子來說,也談不上什麼個人魅力。
他所能做的則就是維護與這些人的關係,然後從技術上和人格上來征服這些人,讓他們覺得跟著他能學到東西,增長見識,收穫成功。
另外則就是承諾和畫大餅,吳浩他們給這些人承諾未來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將會對公司做出重要貢獻的員工進行期權和股權獎勵,這無疑給眾人豎立了一個美好的希望。
而相比於這些,技術人才們更加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就是要體現出成就感。
這方面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