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資訊化作戰,尤其非對稱立體作戰等理念的提出,在軍事理論領域,包括很多軍事專家,學者教授,還有一些軍隊的高層指揮官,都紛紛丟擲來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坦克無用論,或者裝甲部隊無用論。
尤其是作為全球軍事霸主的米軍,在好幾個戰場上,其精銳的裝甲部隊,卻絲毫沒有發揮作用,反而成為了邊緣的旁觀者,甚至後面淪落到了去進行街區治安巡邏等任務。
而且這樣的大傢伙,在巡邏途中也成為了武裝分子或者說游擊隊攻擊針對的物件。所以經常從新聞中可以看到,什麼裝甲車,坦克又被摧毀了,被摧毀的坦克和裝甲車殘骸要麼正在燃燒,要麼已經成為殘骸了。
反而其它以前充當配角的部隊,卻在這幾場戰爭中表現亮眼,各有非常出色的發揮。
於是,一下子關於坦克,裝甲車,裝甲部隊,甚至是陸軍部隊無用論的論點一下子湧了出來。
不過雖然炒的很熱,也得到了很多關注。但是,各國軍隊並沒有裁撤裝甲部隊,甚至還在不斷的加強裝甲部隊的建設。
尤其是關於新一代裝甲車,各國也都在爭相研究著。而作為陸軍強國,我們國家在陸軍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巨大。陸軍作為老大哥,作為先行者,在我們國家的軍隊體系中佔有非常特殊的重要地位。
其次,現階段,我們採取防禦性戰略,而陸軍呢在國土自衛防禦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至於裝甲部隊,在各大軍師強國看來,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地面作戰的拳頭和尖刀。
不過在裝甲部隊的使用上,以及新一代裝甲車和坦克的研製上,各國紛紛也提出來了各自獨特的觀點和思路。
比如最經典的自然是有毛子率先提出來的,為坦克加裝主動防禦系統了。這種創舉一改過去坦克依靠厚重的裝甲,或者爆炸反應裝甲來抵禦導彈還有火箭彈,破甲彈穿甲彈襲擊的慣有思路。
而是改用了主動防禦技術,對來襲的導彈,火箭彈,破甲彈穿甲彈進行主動攔截,從而保障坦克的安全。
不得不說,這種思路的確是一個創舉,雖然說這套系統讓坦克的生產製造成本提升了許多,但卻極大的增加了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
可以說,這無疑是坦克和裝甲車上一項劃時代的技術,而這項技術也逐漸成為了新一代裝甲車和坦克的判別標準了。
不過現在的坦克主動防禦系統,都是採用發射彈藥攔截來襲的導彈,火箭彈,穿甲彈等,主動防禦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依靠在炮塔四周的主動毫米波雷達,可以探測對坦克進行攻擊的各種目標,發現來襲威脅逼近後,攔截裝置會發射彈丸來攻擊來襲的目標,將其摧毀或者說提前引爆,從而保護了坦克避免受到致命攻擊,使得坦克對來襲的各種武器裝備的防禦能力大幅加強。
雖然這套主動防禦系統能夠幫助坦克抵禦很多攻擊,但是它並非那麼可靠,而且還沒有什麼兩眼的表現。
並且這樣的極末端攔截,意味著這套系統只有一次攔截擊毀,一旦失敗的話,等等坦克的命運將是被摧毀。
所以它只能被當做一種安全保障,但不能依賴,更沒法控制。
而吳浩他們所拿出的這套小型鐳射末端自衛攔截系統呢,卻有著傳統主動防禦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
雖然也是末端攔截,但它所能夠攔截的距離可遠多了。它能夠攔截兩公里外的來襲導彈,也就意味著,這套小型鐳射末端自衛攔截系統能夠將威脅消滅在兩公里外。
這方面對於導彈防空攔截來說呢,已經非常近了,可是對於坦克的主動防禦來說呢,卻已經非常遠了。
一邊坦克主炮穿甲彈的有效射程也就是兩公里左右,單兵反坦克導彈的射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