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聞言也微微點頭,認可趙志成的這番話,的確在這方面,人家比他們要想象的更長遠也更廣泛。想到這裡,吳浩心裡一動,隨即衝著趙志成以及眾人說道:“趙主任說的不錯,在這方面我們的認知和研究的確是淺薄了,還要加強學習呀。
我有一個想法,大家聽聽是否可行。”
聽到吳浩的話,眾人都來了興致紛紛看向吳浩,等待他的發言。
吳浩笑了笑,隨即說道:我提議,我們成立一個專項小組,專門研究如何將人工智慧技術與情商訓練相結合,提升部隊的整體作戰效能。
這樣,我們既能保持技術的領先,又能確保人心的凝聚。”
遲正陽點頭讚許,說:“好主意!這個小組不僅要研究技術層面的融合,還要深入探討如何在心理上為戰士們提供支援,確保他們在高科技戰場上依然能保持高昂的鬥志和堅定的信念。”
聽到遲正陽贊同,指揮控制中心裡面的氣氛瞬間活躍起來,每個人都開始熱烈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他們深知,未來的戰爭將是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共同主宰的戰場,而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將直接影響到戰爭的勝負和國家的安危。
就這個問題又討論了一會兒,眾人重新將注意力放到了“智馭”無人作戰系統上面。
羅凱是軍方的一名武器裝備技術領域的專家,他對於武器裝備技術以及對於戰場的理解和戰術的制定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所以他在聽玩吳浩的介紹,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激動。
他想象著,如果能夠在戰場上部署這樣的無人作戰系統,那麼他們的戰術選擇將會更加多樣,戰場的掌控力也會大大增強。
“小吳,這款系統的自主決策能力是如何實現的,能具體聊聊嗎?”羅凱好奇地問道:“在複雜的戰場上,它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嗎?”
吳浩微微一笑,目光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他深知“智馭”無人作戰系統的自主決策能力是整個專案的核心所在,也是眾人最為關注的焦點。
“羅主任,您問得好。這款‘智馭’無人作戰系統的自主決策能力,正是基於當前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構建的。
它就像是一個不斷進化的智慧體,透過學習和分析海量的戰場資料,包括地形、敵情、天氣等多元素,來不斷最佳化和提升自己的決策模型。”
“具體來說,我們為系統設計了多層神經網路結構,每一層都負責處理不同的資訊特徵,從低階的訊號識別到高階的戰術規劃,層層遞進,形成了一個複雜而高效的決策網路。
這個網路能夠實時處理戰場上的各種資訊,快速做出反應,無論是攻擊、防禦還是撤退,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出最優策略。
當然,我們也充分考慮到了戰場上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因此為系統內建了一套靈活的決策調整機制。
當遇到未知或特殊情況時,系統能夠自動調整決策邏輯,甚至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會觸發預設的安全機制,確保不會做出危及我方或違反倫理規則的決策。”
此外,我們還為系統設定了一套嚴格的監督和反饋系統,透過實時監控系統的決策過程,收集戰場反饋資料,不斷最佳化演算法模型,確保系統的決策能力能夠持續進步,適應未來更加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
說到這裡,吳浩看了一眼身邊的張小蕾,兩人默契地點了點頭。張小蕾作為吳浩的助手,對系統的技術細節瞭如指掌,她補充道:“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設計系統時,特別注重了人機互動的體驗。
指揮官可以透過簡單的指令或介面操作,輕鬆實現對系統的控制和監督,確保在關鍵時刻,人類指揮官仍然能夠掌握戰場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