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孩子天生角膜病變,視力一直不好,聽說生物3d列印能列印眼角膜,是真的嗎?我們該怎麼申請加入臨床試驗?”一位家長的彈幕讓人心生憐憫,同時也對這項技術充滿了期盼。
“我家老人膀胱癌晚期,醫生說需要切除膀胱,但我們擔心術後生活質量。這項技術能列印膀胱嗎?哪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參考?”又是一條滿載著家庭希望與擔憂的彈幕,讓人不禁為之心酸又動容。
“軒哥,我是名癌症患者,雖然知道這項技術可能還不能直接列印出癌症治癒的藥物或器官,但我還是想問,它未來有沒有可能幫助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或者延長生命?”這條彈幕透露出對生命不屈的抗爭與對科技的無限嚮往。
“我們全家人都在關注這項技術,我哥哥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左腿,如果這項技術能列印出人體組織甚至器官,那他是不是有可能重新站起來?”一條充滿樂觀與堅韌的彈幕,讓人感受到了家人之間的愛與支援。
“看到這麼多求醫的資訊,真的好心疼。軒哥,雖然我們知道你可能不能直接幫我們聯絡到治療,但能不能告訴我們,浩宇科技或者相關的醫療機構有沒有公開的聯絡方式或者申請渠道?我們願意嘗試任何可能。”一條理性的彈幕提出了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
此時,直播間內的氣氛變得異常沉重,但又不失溫暖與希望。
水友們紛紛發出彈幕,或是安慰那些求醫的患者和家屬,或是分享自己瞭解到的相關資訊,試圖在這個虛擬的空間裡,給予彼此最真摯的幫助與支援。
李軒的目光在螢幕上緩緩掃過,心中五味雜陳,彷彿這每一條彈幕背後的故事都如同千斤重擔,壓在他的心頭。
他深知,自己雖然只是一個科普主播,但在這個瞬間,他彷彿成了連線患者與希望之間的橋樑。
他深吸一口氣,清了清嗓子,儘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說道:
“大家別急,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也深深感受到了大家的焦急、期待和對親人的愛。雖然我不能直接幫你們聯絡到治療,但我可以告訴你們我所瞭解的資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關於大家提到的親人病情和對於生物3d列印技術的期待,我想說的是,這項技術確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它已經在某些領域展現出了驚人的潛力。
比如,小型器官組織的列印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面板、肌肉、血管,甚至是眼角膜和膀胱組織的成功列印與移植,這些都是醫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對於心臟、肝臟等大型複雜器官的列印,目前還處於研究和探索階段。科學家們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試圖攻克這些技術難關。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終將變為可能。”
“對於那些正在經歷病痛折磨的患者和家屬,我想說,請不要放棄希望。我可以告訴你們,浩宇科技以及全球許多頂尖的醫療機構都在積極推進這項技術的臨床應用。
你們可以透過正規的醫療渠道,比如醫院的諮詢視窗、官方網站或者專業的醫療平臺,去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和臨床試驗資訊。”
說到這,李軒緩和語氣說道:“當然了,我也希望大家面對新技術,我們要保持理性和科學的態度。
生物3d列印技術雖然前景廣闊,但它並不是萬能的。
在等待這項技術成熟的同時,我們也要積極關注現有的醫療手段和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科學的醫療服務。”
講到這裡,李軒停頓片刻,然後說道:“下面,我說幾條有用的,大家可以記一下,或許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