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面子,竟然讓本官捎上他一起上路。”
“是熊廷弼大人。”員外郎很是乾脆的說。
“熊廷弼?他不是被陛下問罪了麼,難道又被放了?”
“沒有。”員外郎搖了搖頭,“陛下寬大為懷,認為熊大人並無大錯,所以只是將他革職,令他閒賦在家,此次遼東戰事將起,孫督師點名讓熊大人前往遼東效力,所以陛下恢復了熊大人遼東經略的官職從新啟用了。”
“喲……這個熊廷弼命還真大啊。”
楊峰很是有些意外,按道理這個熊廷弼已經被魏忠賢給幹掉了,怎麼他又沒死呢?其實楊峰並未意識到這個時代的歷史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發生了一些改變,由於他和朱由校的認識,以及朱由校在江東門千戶所暫住的這段時間裡他給朱由校灌輸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使得朱由校並未象另外一個時空那樣盲目的信任魏忠賢,也使得他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到整個大明的弊端和問題,意識到廣寧之敗跟熊廷弼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朱由校就下令將熊廷弼給放了,而這件事的推手其實就是現在還是一臉懵逼的楊峰。
熊廷弼沒死,孫承宗還在主持遼東軍務?楊峰不禁思索起來,今年是天啟五年(1625),正月的時候後金軍取旅順,遊擊張盤、都司朱國昌等戰死。蓋自遼土失陷,惟金州東監海蓋,南近登萊,遊擊張盤以孤軍據其地,而兵力單弱,退保旅順。後金兵來犯,張盤力戰死,朱國昌陣亡。
而且再過幾個月就是柳河之戰了,這場戰鬥明軍戰死四百餘人,前鋒營副總兵魯之甲、參將李承先戰死,而正是由於這場敗仗給了言官們攻擊孫承宗的藉口,東林黨的那些言官們以這場敗仗為藉口拼命攻擊孫承宗,說他在遼東“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
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孫承宗確實有些碌碌無為,但後世對孫承宗的評價卻很高,說孫承宗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許多歷史學家也說孫承宗之所以打的都是小仗,是因為後金知道他能打仗,再加上登萊兩軍鎮袁軍門的水軍牽制,後金不肯貿然來碰他的黴頭,所以兩年下來,孫承宗和登萊巡撫袁可立一直沒有發動大戰役的機會,而發動戰略總反攻把後金趕出去的機會又不成熟。但反過來說,孫承宗已經在無形中為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充分顯示了天朝的不戰之威。
而反觀自從孫承宗被東林黨和魏忠賢聯起手來趕下臺後,遼東的局勢便開始漸漸惡化。等到朱由校死後,大明帝國在那位志大才疏的崇禎皇帝的帶領下局勢越來越惡劣,最後整個大明都被遼東每年鉅額的軍費給硬生生的拖垮了,從這點來說孫承宗對於遼東對於大明是何等的重要。
想到這裡,楊峰陷入了沉思。雖然他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來這裡最初的目的也只是想要賺上一筆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回到現代社會過日子,現在他連嫦娥姐姐都追到了手,手裡也積攢了一筆不小的錢財,按理說即便是拋開這個時空的一切回到現代社會過上有事秘書乾沒事幹秘書的生活似乎也可以,但不知為什麼他總是有些捨不得,畢竟作為一名華夏人,他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滿洲韃子揮舞著鋼刀把華夏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摧毀掉,既然來到了這個時空,那自己似乎應該為這個民族做點什麼。
看著沉思的楊峰,這位員外郎也不敢打斷他的思緒,這畢竟是一件大事,去遼東戎邊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別看如今的楊峰在南京一帶也算是兵強馬壯了,但是這五六千人一旦到了遼東這個地方還真不算什麼,搞不好一個大戰下來全軍覆滅都是有可能的。他自問如果換成了自己也是絕不願意離開南京這個花花世界跑到遼東去啃冰雪的。
過了好一會楊峰才抬了起來,看著這位員外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