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日第25天
不論是雷諾伊爾還是德爾文,不論是科特還是凱拉,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膽中再次度過了10余天。
在此期間內,雙方都沒有大動作,十分默契的停戰修正,積極備戰,他們都預感到了一場巨大風暴將至卡莫納,
此時的北極星號已經完全變了樣子,艦首和艦尾的兩門130㎜艦炮被拆除,更換為了兩座SSN1反艦導彈發射架,原先的副炮換成了四門45㎜速射炮,各式雷達也有大大小小的改進。
看得出來,北極星的改裝是奔著克魯普尼級驅逐艦而去的,但因為時間不足,現在的北極星號就像一個半成品,只有樣子相似,和真正的克魯普尼級驅逐艦還相差甚遠,但並不妨礙它投入戰鬥。
雷諾伊爾是個好勝之人,也或許是受夠這十來天的提心吊膽,按耐不住了。近衛營已經整備完畢,並且部署在了馬爾洛斯山脈東末端,只要收到了命令,無數的步戰車就會如潮水般先湧上海岸線的平地地帶,隨後直接衝進電視臺。
而電視臺方面呢?
科特的目標很簡單,他不曉得雷諾伊爾要直取電視臺,自己擁有絕對的裝備優勢和人數優勢,對科特而言,他從未喪失戰略進攻的主動權,而雷諾伊爾,只能被動防守。
他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軍港。
時間:早上9點27分
海上,一艘驅逐艦正在緩慢航行,它的航向為自南向北,航線最終的目標正是瓜雅泊。
驅逐艦來自科倫海軍,來到卡莫納正是為了支援黑金國際,助推戰事,擊沉北極星號。
艦船的主人名為多森,正是原德爾文上司,卡爾的弟弟,在南北戰爭期間,他英勇善戰,與德爾文一樣是戰鬥英雄,但名氣卻不如德爾文。
戰爭結束後,多森回國養傷,他的哥哥卻被德爾文一槍斃命。殺親之仇,不共戴天,多森收到了自己失去唯一摯親的訊息,悲痛欲絕。
他三番五次申請國家讓他帶兵去圍剿德爾文,但國家卻因政治和利益方面一直沒有同意。
吃了閉門羹的多森看透了特維拉的嘴臉,他背井離鄉,轉而前去了敵人的大本營,科倫。
因為多森聽聞了德爾文與黑金國際處於敵對的訊息,為此,多森拋下了自己在特維拉的一切名譽,加入了科倫海軍。
作為特維拉的戰爭英雄,多森起初並不受待見,但很快就透過硬實力證明了自己,並且用特維拉海軍機密情報換取了科倫高層的信任。
他本身在特維拉的軍銜就不低,在科倫繼續攀升後成為了一名上校,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艦長。
此艦為一艘萊希級導彈巡洋艦,是科倫從某西方大國購買的,名為“復仇者”號。
搭載了兩架mK-10發射器和兩架四聯裝mK-141發射器,可以發射“魚叉”反艦導彈和“小獵犬”艦空導彈。
在電視臺戰役結束後,科特尤其仇視海上飄著的北極星號,他十分討厭那種被人壓著打的感覺,在戰鬥結束後的第一時間,科特就聯絡了黑金國際總部,爭取擊沉北極星號的方法。
總部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最後聯絡了科倫海軍方面,請求海上支援。
而多森恰好就有擊沉北極星號的執念,雙方一拍即合,派出了多森前去擊沉北極星號。
放在過去,“復仇者”號的“魚叉”反艦導彈的確能夠在遠距離上輕輕鬆鬆擊沉北極星,但現在不同了,北極星號從“科特林”級一躍成為了“克魯普尼”級,也裝備了“掃帚”反艦導彈,擁有了與之匹敵的能力。
而在馬爾洛斯平原東部,凱拉這十幾天也並未閒著,重新搭建好了指揮系統後,成功穩住了前線,但也只能轉入戰略防禦。
而他們的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