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兒如何,國事又多,一統之後,大事小事事事都要過問,新臣老臣也要妥善安排合理分佈,她要想著把什麼樣的人放在一起才能相互制約制衡,怎樣才能相互監督,怎樣才能把不同的人放在一起發揮出最大化的作用。
高湛當初事實利民策時招攬的民間人士,在高湛的推薦下陸續入宮,這幫人的到來倒是幫了大幫,特別是大唐的水利農畜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份量。
而高湛此舉,不但得到了那些民間人士的崇敬,也有舉薦之功,算是兩相得意之舉。
而大唐行商的標杆性人物便是季籌,季籌表現的一心擁護女帝,自然也讓同行覺察到擁護女帝的益處,畢竟自打這位季籌季掌櫃冒出來後,一直都是順風順水,朝中有什麼需要用銀子的地方,他也從來不吝嗇,人家問起來,他開口便是:身為陛下子民,受陛下福澤,捐點銀子算什麼,就算豁出命去,也是值當的……
不過說來也怪,他一心向著朝廷,朝廷待他也是多番照顧,以致他生意愈發的好,他生意好,捐給朝廷的東西就多,而捐出去的多,朝廷帶著就更好……這根本就是兩方得利的事。
這樣的良性迴圈,自然也容易讓人覺得歸攏朝廷似乎更勝於獨來獨往。
大唐立國之處,季籌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突然發起了一個共商會的地方,性質類似與江湖人的武林結盟一說,並從中推薦德高望重之人擔任會長,既能制約大唐行商之人同類產業之間的惡意抬價,又能保護其他弱勢行業的利益。利弊得失一目瞭然,可其中的利自然是大與弊的,因為共商會成立那日,季籌和其他幾個籌備人還請到了戶部尚書參與成立儀式,這樣一來,便意味著共商會是得了朝廷庇佑。
晚上時分,季籌入宮面聖,把白日的情形說了一遍,魏西溏點頭:“此事你交給你去辦,朕放心。”
“陛下如何想起要突然建共商會了?”季籌好奇的開口:“草民覺得陛下此舉甚妙,草民深感佩服。”
魏西溏應道:“哦,朕是想著,這樣一來,他們日後再想逃稅,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共商會的地位每年都有變動,得利最高者在共商會的話語權便越大,而得利的數目,再來源於每年的核算統計,這統計之人又要讓人信服,又要讓人放心的,共商會之間自然沒有,最後季籌舉薦了戶部,並論次支付一定酬勞,以示酬謝。
聽了陛下的話,季籌嘆了口氣,陛下果真是經商的奇人呀,為了防止仁君逃稅,連這個都能想得出來。
不過如此一來,既讓商賈覺得女帝重商,又能制約商賈以不正當手段暴富,更穩定了朝廷的稅收一事。實在是一舉多得。
農民的稅不能滿足國家開支,商賈繳納的稅才是主力。
季籌從宮裡離開,走在岔道口的時候略想了想,到底還是去明王府。
明王府的下人看到他很少驚訝,“季掌櫃的?您怎麼到這來了?”
季籌對他笑笑:“麻煩通傳下王爺,就說是季籌求見。”
看門的老漢認得季籌,猶豫了一下才去,只怕會讓季籌失望,明王爺不大願意見客的。
看門老漢很快回來了,“季掌櫃的,王爺請你過去呢。這邊請。”
季籌道謝,順在迴廊走著,一直帶到明王的寢殿。
季統也沒睡下,季籌進門的時候他正在看書。
“見過王爺。”季籌站在門口,對他行禮。
季統回頭看了他一眼,開口:“自己找個地方坐,我把這頁看完。”
季籌:“……”
他心裡其實也是希望大哥能這樣待他的,只是季統真的這樣不講究,不分尊卑,以兄長的口吻跟他說話時,他又有種做夢的感覺。
怕是有很多日未曾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