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載後,這西楚霸王復楚滅秦;今日陛下再興我大秦。”他的眼皮耷拉下來,垂垂老矣,眯眼回憶道:“從前臣的老師荀子曾經說過‘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又何論對錯呢?”
在咸陽堅守的這四年裡,胡亥與李斯等重臣朝夕相處、日夜對談,名為君臣、亦師亦友。
是以謹慎如老臣李斯,也會對胡亥流露心聲。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胡亥把這句話含在口中,顛來倒去得咀嚼,半響,搖頭笑道:“老丞相,這話雖然叫朕寬心,卻也消磨志氣。”
李斯撫須微笑道:“臣是老了。陛下卻富於春秋,正該勵精圖治,重整河山。”
重整河山。
四個字,說來輕巧。
如今霸王雖“死”,眾諸侯望風而降,可是這天下暗潮湧動,其兇險比之秦楚漢三方征戰之時尤甚。
項羽亡故、楚地皆降的訊息傳出來,漢王劉邦、趙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燕王臧荼並齊王韓信,都發信咸陽,請胡亥上尊號。
胡亥於渭水之陽,復帝位,君臨天下。
劉邦上前祝禱,贊曰:“至此,天下始復有共主矣!”
胡亥環顧底下,諸侯中,只有劉邦和吳芮來了咸陽。其中,劉邦還是被綁來的。
沒來的諸侯,雖然表面上給他上尊號,其實也正靜候時機,只要這大秦帝國露出一絲軟弱之處,他們就會撲上來,似豺狼野狗般,分食這甘美的天下。
不只是從前項羽說封的各路諸侯,甚至就連韓信……
韓信上奏,言稱楚地雖降、民未集附,恐生禍端,所以留守鎮撫。
這也合情合理,胡亥不僅允許,還嘉獎了他。
可是隨後韓信又上奏,以故鄉在淮陰為由,請求更齊王為楚王。
這,在胡亥案頭壓了兩夜,不曾下放重臣商議。
第三日,胡亥下旨,更齊王韓信為楚王韓信。
典禮過後,胡亥置酒渭水之畔。
大戰過後的慶典,正是文官們拍馬屁的好場所。
叔孫通上前奉酒,稱頌道:“陛下,您能恢復大秦,平定天下,固然有上蒼註定的原因,卻也因為陛下您封賞功臣,毫不吝嗇。楚王韓信,起於微末,卒成一方王者。陛下與天下同利,乃百官萬民之福!”
眾臣紛紛附和。
胡亥坐在上首高位,將底下人的心思看得清清楚楚。
真實歷史上,劉邦稱帝之後,問群臣他何以得天下,得到他封賞有功者大方,項羽小氣的回答。而後引出了劉邦那句著名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當初胡亥看到這一節,與大多數人一樣,注意力都放在漢初三傑身上了。
可是現在胡亥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再聽臣子恭維的話,所思所想卻全然不同了。
大戰過後,該封賞功臣了。
封賞一事,胡亥私下已經與李斯等人議過兩回——若是要讓人人都滿意,那這整個天下都不夠分的。
可若是讓這些有功之人不滿意了,他們分分鐘還會再造反。
現在,叔孫通的話,其實就是給他胡亥戴了高帽——怎麼樣,陛下?您因為封賞大方得到天下,現在該封賞我們這些陪你出生入死的功臣了?
而歷史上劉邦的回答就很雞賊了——論功勞,你們有這三人的功勞大嗎?他仨都沒開口,你們哪來這麼大的臉?
胡亥垂眸掃視過去,見底下無人不仰頭巴望著:包括李由,包括夏臨淵,包括李甲,包括……唯一垂頭之人,乃是蒙鹽。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