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兩邊有供銷社小賣部,也有小館子,還算一個熱鬧的小鎮。
“大哥,還是讓我和老三去要吧!”二娃要聰明點,如果老大去要,就算要到了別人也會說什麼“有手有腳的自己不會苦去嗎?”。
那個年代最恥辱的事就是懶,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深深的銘刻著,那就是勤勞致富。
只要不懶那就有活路,而“勤勞致富”應該是中華文化傳承裡最優秀的品質,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生活的社會慢慢的變得讓勤勞不能致富了。
相反許多致富的人反而是不勞而獲,這一點真的值得反思!
老大找了一個牆角坐下,也確實累了。
他家在大涼山的山區,一場大水卷著泥石流沖毀了田地,把家也一起埋了,父母雙雙葬身泥石流中連屍骨都找不著。
他把家裡能賣都賣了,只能帶著兩個弟背井離鄉一直朝外走,足足走了三個月。
從黃梅雨季走到深秋。現在終於走到一個可以找活路的地方了。
“大哥,快來吃。”兩個娃娃提著一個塑膠袋奔了過來遞給老大。
裡面裝著半袋子飯菜,足夠兄弟三飽吃一頓了。
“拿著,快吃吧,吃完你們就在這等著,我再去問問這裡有沒有活路。”老大說完把自己剛才做的筷子遞給兩個兄弟。
所謂筷子其實就是他從身邊撿了根竹枝用小刀一剔弄成的,要飯歸要飯,吃飯還得用筷子。
兄弟三把半袋飯擺在中間圍起來就開始吃了。
對於流浪的落難的三兄弟來說天下大事不過吃飽兩字,更顧不得什麼形象。
而且那個時候普通人對於要飯的同情心還是比較寬容的,正所笑娼不笑貧,在農村依然保留著基本上的禮儀廉恥觀。
大家覺得許多要飯的背井離鄉都是因為天災人禍,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偷雞摸狗投機倒把就是為人所唾棄的。
很快老大就吃好了,交待兄弟倆不要亂跑就趕著出去找活路。
現在晚飯時間鎮上人也多,等白天人都出去做活了就不好問了。
那時找活呢都是挨家去問,偏遠的地方沒有勞務市場這種說法。
一個多小時後,老大還是回來了,臉上帶著笑意。
“大哥,找到活路沒有?”二娃和三娃擠在一個背風的牆角,見老大回來也是極為期盼。
“說好了,鎮外有個磚瓦窯,那裡要人,明早就去,反正做數量,你們也可以幫忙,管飯還不冷。”老大說完兄弟三也是十分高興。
馬上入冬了,天氣冷去瓦窯上去做工倒是一個好去處。
喜歡梅花相師請大家收藏:()梅花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