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雖然不善於山地戰,但是在戰場之上,卻也著實驍勇,燕山每一個據點,遼東軍都是全力進攻,夷蠻人倒也是拼死阻擋,雙方都是損失慘重。
文普本來的計劃,便是利用添油之術,不動聲色之中將夷蠻兵全都填充到燕山據點,然後迅速調頭,派出兵馬迅速馳援武平府城。
只是計劃實施一半,蠻兵卻已經得到了後方的訊息,尚未被調入最前線的蠻兵立時發起兵變,文普雖然早有準備,但是在平定平定叛亂之時,依舊是損失慘重,而被調往最前的蠻兵很快也得到了訊息,立刻從據點撤出,向秦軍撲來。
文普一面平定叛亂,一面派人守住山中要道,阻止蠻兵下山,而遼東軍則是趁勢突破據點,一時之間,蠻兵卻是兩面受敵,燕山戰場,也是亂作一團。
蠻兵叛亂,文普知道大勢已去,在付出極大代價平定數千蠻兵的叛亂之後,便接到軒轅紹派人送來的信函,得知武平府已經被西北軍趁勢戰局,即刻撤往湖津,無奈之下,只能留下數千兵馬堵住山道,秦軍主力則是迅速向南撤走。
更為要命的是,秦軍的主力組成部分,本就是原本隸屬於馮元破麾下的河西軍,諸多戰將也都是迫於形勢被定武收服,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文普或許能夠騙過夷蠻人,卻如何能夠騙過這些戰將。
秦軍退兵,很快便有人得到武平府城失陷的訊息,眾將自然都知道,秦國已經是大勢已去,再無回天之力。
文普退往湖津,無非是做垂死掙扎,河西諸將又豈能跟隨。
而且有人故意將武平府失陷的訊息散佈開來,秦軍將士得知之後,立時便引起騷亂,秦軍的主要組成是河西軍,而河西軍大都是河西本土子弟,又豈願意跟隨文普退往湖津,尚未走到半途,便有大批兵士離隊而去,更有將領準備發起兵變,斬殺文普。
河西諸將心知肚明,東有遼東軍,西有西北軍,無論是西北軍還是遼東軍,如今的實力都已經遠超親過殘餘。
這些人倒是想著拿了文普人頭,也好做投靠的大禮,無論是遼東軍還是西北軍,若是得到文普的人頭,在他們看來,自然是大功一件。
文普卻是十分精明,知曉河西諸將已經生出異心,好在隨軍出征的除了河西軍和夷蠻軍,尚有定武調派的兩千近衛軍,這兩千近衛軍文普自然不會送到最前線,儲存完好,在近衛軍的護衛下,卻也是突圍而出,躲過一劫,但麾下數萬兵馬,卻是一鬨而散。
文普只能帶著少數兵馬前往湖津,而河西軍大部分人馬一鬨而散,剩下的兵馬卻是互起紛爭,分崩離析,分道揚鑣。
楚歡得到東線訊息之時,遼東軍已經突破了燕山,進入河西境內數十里地,卻並沒有繼續前進,而是佔據了一座城池,暫作休整。
遼東軍在攻打燕山的時候,損失慘重,筋疲力盡,而且莫無益十分清楚,遼東後勤供給要透過燕山,道路難行,運輸十分的困難,在糧草軍械未能完全補充的情況下,貿然攻入河西腹地,兇險萬分,再加上攻打燕山的主要是遼東步軍,大部分騎兵還要透過燕山進入河西境內,戰馬穿越燕山,卻也並非那般容易,正好藉此機會,等候後援趕上來的同時,讓筋疲力盡的遼東將士暫作休整。
對於大部分遼東將士來說,雖然最終穿過了燕山,卻誰都高興不起來。
燕山之戰,死傷近兩萬人,可說是遼東軍立國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遼東軍的兵馬,也大都是遼東本土子弟,許多兵士更是親朋好友,鄉里故舊,僵持幾個月的廝殺,親友故人葬身沙場,誰又能高興的起來?
兩三萬筋疲力盡的遼東軍佔據了河西東邊的倒馬城,這是河西最東邊的一座縣城,遼東軍到來之時,幾乎是一座空城,沒有任何兵馬駐守,輕而易舉佔據了這座縣城。
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