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頓了頓, 語氣轉冷, “被太后娘娘傳喚進宮,說了幾句話,就真把自個兒當盤兒菜了?話說回來,太后是不是敲打過你也未可知,以你那個腦子,大抵品不出人家的言外之意。”
元琦被傳喚進宮,回來後沒得到任何賞賜,也沒任何下文,那就是說,裴行昭本心裡不欲抬舉元琦——大抵不想抬舉任何一個元家人。
元琦只是個太后能隨時拿來發作元家的引子而已。
元家的確要顧忌這一點,如今待元琦和別的閨秀一樣,可也僅此而已。來日就算元琦得了太后賞識,元家也不會著意捧著她,維持現狀即可,不然會鬧得嫡庶不分家宅不寧,更惹太后不悅。
元琦聽完,慌張地行禮告罪,“孫女絕不敢高看自己,是真的擔心宜家表妹哀思過度,無心理會外人。不過,孫女會好生想想,送些可心的禮物給她,一來二去地熟稔起來,上門求見時便不突兀。”
“你看著辦吧。”元老夫人道,“元家過得好,你便也能過得好,元家沒好日子,你們姐妹幾個只有跟著倒黴的份兒。”
元琦忙道:“孫女曉得,多謝祖母提點。”
待得回到房裡,她就冷了臉。
她是庶女不假,可裴宜家的父親不也是庶子麼?——憑什麼拿嫡庶之別比較她們兩個?裴宜家勝過別人的,不過是運氣好,有個權傾天下的太后姐姐,跟她自身的資質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祖母明確發話了,她不能不與裴宜家來往,而且要放低姿態,投其所好。
另一面,她倒是也不心急,想著興許自己的禮物還沒準備好,太后便會召見自己,詢問眼下之事要如何處置才能安撫各方人心。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且絕對能屈能伸。
而她沒想到的是,正這麼尋思的時候,便聽到了另一個訊息:太后召文武百官進宮議事。如此來說,便要有大的舉措了,而太后要做什麼又能做什麼呢?這一團亂麻,要怎樣才能扯出頭緒?
清晨,百官齊聚的金殿之上,楊攸、林策也在。
鳳冠華服加身的裴行昭更顯雍容高貴,豔不可當。
她向下睨著群臣,緩聲道:“今日請諸位進宮的原由,你們想必都清楚,便是倚紅樓案、盜墓賊入侵太宗皇陵。如何料理,要與你們議,此外,哀家也想與你們聊聊家常。”
百官齊聲道:“謹聽太后娘娘教誨。”
“前日,喬閣老與哀家提及一個人犯,身在詔獄,卻也能自得其樂,一次喬閣老去探望,人犯手裡是一本《孝經》。”
喬景和與裴行昭提起的是廖雲奇,廖雲奇看書是實情。
“事情趕到這兒了,哀家便想起了《孝經》裡的幾句話: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裴行昭略頓了頓,“哀家以為,這幾句指出的是,人要盡忠盡孝,卻不可愚忠、愚孝,不知可有偏頗?”
偏頗自然是沒有的,她想幹什麼,重臣閣員之外的人心裡卻都有了數,齊聲說“太后娘娘睿智”之後,靜待下文。
“愚孝的人,就算是在官場,也不在少數。”裴行昭笑微微的,“有不少人是不得已而為之吧?畢竟長輩鬧到族裡就夠人喝一壺了,要是鬧到官場,甚至上表,拼了命也難求個皆大歡喜。”
不少人笑了。一個孝字,真能將人壓得進退維艱透不過氣,畢竟不少朝代打的旗號便是以仁孝治天下,長輩開明那是自身的福氣,長輩要跟你八字犯衝似的,那就只能認倒黴。
不然還能怎樣呢?造長輩的反?上頭少不得說,連自己長輩都不孝的東西,焉能指望效忠君父?
“只是,凡事都不能一言以蔽之,盡孝永遠都不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