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老高聲道:“太后娘娘所言極是!”遂轉身瞧著眾言官,“皇上與太后娘娘不論大事小事,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寬容待人。諸位怎麼就忘了這一點?一事歸一事,若都是遇到什麼事便翻以前的舊賬,那麼,誰敢說自己從沒有行差踏錯之時?予人寬容,便是予己方便,諸位不妨寬容一些,英國公該做的已然做了,實在不必過分苛責。”
宋閣老的確極善鑽營,人脈頗廣,但在言官圈子裡,人緣兒委實算不得好。如今他在大多數言官眼裡,不過是追隨太后的哈巴狗,凡事揣摩著太后的心思有所舉措,對於他們這等自詡清高的人,是再活八輩子也瞧不上眼的。便因此,新一代次輔明明是出於好意打圓場的一番話,引發了他們逆反之心,將早就商量好的大戲提前在金殿上演了——
他們齊齊跪地嚎哭起來,打著先帝的幌子,唸叨著那些裴行昭已聽了兩遍的車軲轆話。
英國公終於沉默不下去了,抬起頭來,望著裴行昭拱手行禮,要說話,卻被裴行昭以眼色阻止。
他訝然不解。
裴行昭給了他一個安撫的笑,示意他只管在一邊看戲。
這等事態,早已不是武官打了文官的事兒了,文官分明是要趁著皇帝不在京城的日子裡做成一件大事:掌握在朝堂的話語權、主導權。他們就是抱著撞死在金殿、挨廷杖的心思來的。
死、捱打,對尋常官員是羞辱,對言官來說卻是榮耀,是他們所謂的直言進諫付出代價的記號。
怎麼樣的朝廷都需要直言進諫的臣子,但裴行昭不認為當下的朝廷需要這樣一群鐵了心尋釁滋事的言官。
開罪士林而已,先帝都做了十年八年了,她再開罪一次又能怎樣?橫豎言官們以前都已習慣坐冷板凳了,等皇帝回來再適度地安撫便是了。
這時候,候在殿外的許徹聽著裡面的動靜,犯愁得緊,心裡真是懊悔得厲害:英國公跟馬伯遠挑事之後,他就該想到那位國公爺被人盯上,應該派人明裡暗裡盯緊了,起碼出了什麼事,錦衣衛都能知曉原因。現在呢,太后問不出事發時的情形,英國公不肯訴說,真就不知道誰對誰錯,這可怎麼好?裴行昭是鐵了心護著英國公了,以她那個沒譜的脾氣,等下殺幾個都未可知,可到底值不值得?萬一絕對缺理的是英國公,可怎麼好?
正心急如焚的時候,孫千戶趕到他近前,微聲道:“屬下有要事稟明。”又指了指裡面,“與當下相關。”
許徹精神一震,“快說。”
“大人是知道的,屬下有親姐姐、堂姐在宮裡當差,職位低微,若非太后娘娘廢除殉葬制,一準兒是殉葬的命。為此,屬下一直銘記太后娘娘的大恩大德。”
雖然是誇小太后的話,但這時就不能長話短說麼?許徹腹誹著,道:“我知道,然後呢?”
孫千戶道:“為此,英國公當眾質疑馬老將軍的提議之後,屬下私心裡有點兒記恨他,擔心他在事後不甘心,繼續為難馬老將軍,便日夜留心著他。
“那晚,英國公與方御史起衝突,屬下和幾名手下就在不遠處觀望著,看得聽得一清二楚。
“兩人的馬車在路上迎面遇見——那條街不大寬敞,兩輛馬車又不是尋常的規格,比較寬大,不能各走各的。
“按品級,該是方御史的馬車退回轉角處避讓,可他卻不肯,反倒下了馬車,指名點姓地要英國公下車說話。
“方御史先是冷嘲熱諷英國公自不量力,居然跟太后的伯樂找茬生事,偏還準備不足,連馬老將軍的話都沒聽進去,鬧出了大笑話。
“英國公只是冷哼一聲,說當日事當日畢,你這言官事過之後私下裡找轍,是不是太沒出息了。
“方御史就說是啊,的確是有點兒沒出息,可總好過當眾鬧笑話。又說先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