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焦急,到底要怎麼出去呢?
要趕快將陽城這邊的情況彙報給關內侯,否則時間每多過一天,穆青的處境就更加的危險,陽城的百姓就更加危險!
而從進入詔獄開始,沒有任何一個獄卒審問他關於“戚家滅門”的案件,似乎他們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戚家滅門案”不過是擒住他和穆青的手段罷了。
看來伸冤是無望了。
陳文清突然神色一動,既然後啟帝假借我和穆青之手將“戚家滅門”,說明他對“戚家”管理大昰鹽運頗為不滿,否則怎麼會無緣無故將一個從三品的鹽運史滿門抄斬呢?
既然,他對鹽運史不滿意,其中無非就是沒有上繳足夠多的“稅賦”,另一方面就是鹽改後,出現了很多以次充好的事件,後啟帝清楚地知道了這背後肯定是鹽運史搞的鬼,肯定是他中飽私囊,作奸犯科。
想到此處,陳文清的心中有了一個主意,別的他不擅長,但是這製鹽——還是有些話語權的,畢竟他是在大海邊長大的孩子,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
大昰的食鹽的來源主要是海鹽和湖鹽,因地制宜,來源廣泛。
海鹽就是將海水引入鹽田,直接利用太陽曬制,食鹽就慢慢結晶。然後將粗鹽聚集起來,但是,隨著朝廷掌控了鹽運後,鹽就愈發的“尊貴”起來,老百姓就連粗鹽吃都快吃不起了,只能吃“土鹽”。
所謂的“土鹽”就是那些從鹽鹼地或是窪地、山洞中弄出來的粗鹽,裡面經常有不少沙子和石頭,百姓們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水過濾掉裡面的石頭和沙子,最後再曬乾,就這樣直接食用,這也是目前大昰大部分老百姓吃的那種——土鹽。
而另一部分是利用麻布經過了一遍又一遍地過濾而得到的——精鹽,雖然仍然還含有雜質,不過也較粗鹽好上太多,也就是達官顯貴所食用的那種——精鹽。
但是,這種“精鹽”還是有著不少的雜質,人長久食用,還是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大昰的人不知道那些雜質是什麼,但是陳文清清楚得很,那些雜質其實就是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以及其他不溶於水的雜質,只要採取特殊的方法就會將其分離,得到純正的“精鹽”。
這樣,食鹽得到了新的突破,不也是間接滿足了後啟帝的需求嗎?
想到此處,陳文清心中一定,他一邊敲打著牢門,一邊大聲地喊道:“我知道了,快來人,我知道了!”
……
:()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