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1 / 2)

小說:我這一輩子 作者:董竹君

「來這裡的煙客都像是有錢人、像是上等社會人士。據聞他(她)們都因不稱心的事吸上了鴉片煙,因某些原因不能在家裡佈置一套煙盤,只好來這裡過癮了。」這大煙館用的煙土是頭等貨,好雲南土、印度土,座場又舒適,故賣價很高,一般人吸不起。大煙館賺錢很多,但稅亦高。

其次是小煙館和家庭煙館,它們因偷稅經常受到很重的罰款,甚至關閉。這裡一切裝置不如上述大煙館,裝置簡陋,煙土質量差,都用本地煙土,賣價便宜。煙客男女老少都有,如店員、苦力、無業遊民、中產階級以下的男女,數量不少。

煙土的來源多半屬於上海流氓頭子杜月笙等和當地有關方面一起勾結統一販賣,供應。

第十六章創辦群益紗管工廠

一、苦籌資本

我首先開始籌謀我的生活出路。二叔很關心我,我和他商量。他叫我開辦紗管廠。他說:「這生意有前途,國內出產不多,大部分靠日本貨。日貨質量好,但是進價貴,成本高。如果我們廠將來的出品能夠趕上日貨,價又便宜,一定有銷路。

同時還可以抵制日貨。」我覺得他的看法不錯。首先可以解決生活和孩子們的教育,不致中斷下來;再從發展看,使本國的民族工業能得到抬頭的機會。

我們商定後,先安排孩子,除國瓊在上海中學和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學習外,國琇、國瑛、國璋都送進務本小學寄讀。我開始籌劃資本,將從四川帶滬的一根珍珠項鍊及其它東西共賣了八百元,再由二叔到各處奔走,邀請小康之家的友人們投資入股。他老人家還四面託人,找到不少工人和幾位職員。就這樣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四千多元的合資,在上海閘北臺家橋創辦了不滿一百名職工的群益紗管廠。

這是1930年春末。

辦廠的目的:一為生活、子女教育,婦女能辦實業、能經濟獨立,爭取社會地位;二為協助革命。故從此數十年間,我所辦的一切事業所賺的錢,除擴大營業範圍外,都是困線著這兩個方向花用的,從不積蓄。

我走出夏家的第二年(即1930年)就籌備開辦這個工廠,人頭不熟,除了幾個窮親戚外,社會人士簡直可說一個都不認識。因此,除工人班子還算齊全和姓陳的帳房先生還能管帳外,沒有一個得力的助手。幾乎全部行政工作,包括進貨、推銷產品在內,都由我獨自擔任。還要下車間檢查、督工及出外接頭,裡裡外外奔忙。

家離廠又遠,來回約三小時,換車三次。到中國地界換第三次車時,只有黃包車。

酷暑寒冬也照樣跑來跑去,有時還要往返兩次,常常深夜才能回家。久之兩膝凍紅,得了嚴重的關節炎。若是回家早些,還要料理家務和親自添做、修補孩子們的四季衣履,經常是睡三四小時。又因工廠資本不夠,資金周轉不靈,初辦期間,每到發薪時真把人急死。工頭還要欺負我是外行,挑撥我和工人的關係,以便從中兩頭取利。這段時間心裡很煩亂。後來,我採取工頭也是老闆彼此合作性質的對策,工頭就不但不作怪而且認真負責了。工人們也知道我與一般老闆經理有些不同,大家努力和我合作了。創辦這樣一個小小的工廠,若在有錢有勢力的人,當然是算不了一回事,可是在既沒有經濟支援,又無經驗與人力的我來說,隨時擔心著怕它倒閉。

二、艱辛經營

戴季陶在1928年10月擔任了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他在成都時期,幾乎每天都在夏家,讚揚我管理家務有方,並收國瓊女為他的乾女兒,我又被戴母認為乾女。戴季陶離川時囑我常去探望、照顧他的老母。大概是由於這些關係,戴季陶每從南京到上海,不嫌我們居住簡陋,也沒受夏之時破壞我的影響,常來漁陽裡看看我們。開始不管他什麼動機,有無政治作用,我都不願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