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1 / 2)

小說:我這一輩子原唱 作者:董竹君

張執一所說的以上事跡,除對陳同生、曹荻秋、李亞農、李亞群四位同志記得外,李一氓、李初梨同志有過什麼幫助、聯絡全忘了。

曹國斌同志(又名曹覺,解放後名張銘,湖南人、工人出身、中共黨員,解放後任中南局武漢市委組織部部長,中南監察委員會秘書長與副主任)在錦江開門後,經鍾南夫同志介紹,他每天晚上來錦江倒雜菜[注]。曹國斌同志每天把錦江剩餘的雜萊加工後,挑去法租界斜橋總會附近,廉價賣給黃包車夫及其他苦力吃。他藉此作為生活費用,而苦力們亦得到營養豐富而熱乎乎的菜食。曹國斌同志已於1959年去世!惜矣!

李亞群同志好像是四川人。1935年紅軍長徵時,他領導暴動失敗後,到上海找黨的關係時,在錦江當過服務員。找到了關係後,於1937年在張執一同志的領導下去延安了。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四川成都、瀘州、重慶、北碚歷任中心縣委書記。

1942年在桂林時,他告訴徐鳴同志(中共黨員)說:「錦江老闆娘董竹君有本事,人又好,對同志們又好,我很佩服她。」在錦江當服務員後的這段事跡,是徐鳴同志在1988年春來北京我家裡,國瑛女在場,大家聊天時談到的,我是忘記了。李亞群同志在1977年逝世。

我從「錦江」開門前後,一直經常接觸一些青年,對他們的政治思想方面啟發誘導,在經濟上總是盡力給予幫助。如:

四川人楊慧琳,1934年她十五歲時,正在上海讀中學。她遵父親楊吉甫先生(即楊伯謙,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他曾參加過國共第一次合作,他與吳玉章老是好友)吩咐,常來我家。據她自己告訴我說,「當時我經常啟發鼓勵她,婦女應自強獨立,關心國家大事。並介紹德國作家倍倍爾著作《婦人與社會》一書,使她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她不久參加了進步學生組織的讀書會和抗日救亡活動等。

說我一直鼓勵支援她。後來楊慧琳在193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解放後,任貴州文化局局長,現已離休。

楊慧琳在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被派去香港工作。在她的工作方面,我給了她許多鼓勵和支援。1935年夏,日本侵佔華北,全國激憤,楊慧琳和青年們組織了學生會進行抗日宣傳。秋季又組織了上海中學生救國聯合會,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動,我亦給以許多支援。

當時,錦江不但隨時免費供應楊慧琳等工作人員的飯餐,還為她們組織遊行示威和各種集會、碰頭、開會,提供了適當安全的房間。當時,來錦江吃飯、活動次數最多的有中學學聯主席韓素芳和另一負責人馬寅。

在「錦江」工作的四川人曾挺凡(參加新四軍後改名陳寄峰,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願去東北解放區工作,我給他準備一切,並給以路費。

在抗戰初期,某年1月2日,有位陌生青年突然來到上海凡爾登花園家裡,在客堂交談之後,才知道他是國瓊在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同學劉振漢。是一位有志愛國的學生(解放後在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任教,後聞在四川成都音樂學院聲樂系任教),因缺乏路費,無法去內地學習和找工作,想以小提琴向我抵押六十元。次日我給他錢,並叮囑他把小提琴還是帶走,沿途若遇困難還可派用。並啟發他對社會不良的現象,要從本質上有個正確的認識。他掉下眼淚說:「耶穌聖誕晚上,大雪紛飛,我在你們家大門口,老見你們的客人不走,同時,也不知你願不願幫助,始終未敢敲門,徘徊到深夜,冷得牙齒發抖。」當時他那種神態和心情,給予我強烈的印象。

我感嘆著,社會制度不改變,成千成萬這樣的青年是永遠無出路的。

早在劉振漢這事之前,有一天國瓊從學校回家,告訴我一件事,她說:「中午在學校飯堂吃午飯,聽鄰桌飯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