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1 / 2)

小說:我這一輩子 作者:董竹君

大概在1960年前後,我有次去探望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長孫蘭(即姜平)同志,她面告說:「這刊物在解放後已由戚逸影、沈德鈞同志全部送去全國婦女聯合會了。」

我很驚訝!送去全國婦聯是應該的,但為什麼不和我通個氣呢?1985年1月,讀上海婦聯所辦的婦女運動史資料組編輯出版的第一輯(總第七輯)「孫蘭專輯」,有戚逸影同志所寫的一文:「上海成為孤島後,許廣平大姐……,另外辦有一個名為《上海婦女》的進步刊物,由許廣平任理事長、姜平負責主編……。許廣平被捕後,《上海婦女》辦不下去……」根據我的上述事實,戚逸影同志寫的這節內容完全不符事實,我不明用意何在?

四、支援、啟發

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錦江兩店已是各界著名人士,以及地下黨員、進步人士、左翼文化界人聯絡、接頭、開會的主要據點了。當時夏衍同志、潘漢年同志等亦常來「錦江」進餐。我儘量給以一切方便,如:讓他們專用「特別間」(特別間在營業上是日無虛座的),分配最可靠的招待員,菜價也十分優待,甚至簽字了事。

夏衍寫的《懶尋舊夢錄》380—381頁裡亦提到:「……,一起來探望他(郭沫若)的,還有兩位女士,一位是錦江飯店的店主董竹君(她和沫若是同鄉,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大概是看到這家公寓的飯菜不好吧,所以常常給他送來名廚烹調的四川菜,這使沫若非常高興。他對我們說:他在上海這個十里洋場,居然遇到了『漂母』。[注]……那時的錦江飯店還是一個不大的川菜館,在白色恐怖嚴重的日子,於伶、章泯和我常常可以借她的菜館碰頭、開會乃至『掛帳』(實際上這種帳是不會還的)。在當時彼此都為黨的地下工作之故。」這樣細小事情夏老尚能記得,不忘滴水之情,令人感動!

抗戰勝利後,在1946年夏天,郭沫若和我都在上海環龍路四川軍人張子釗家共餐,郭老又揮毫而成「沁園春」詞一首(用毛潤之詠雪,原韻)贈我留念。現掛在北京我家客廳裡。詞文如下:

國步艱難,寒暑相摧,風雨所飄。嘆九夷入寇,神州鼎沸,八年抗戰,白浪天滔。遍野哀鴻,排空鳴鵬,海洋仇深日樣高。和平到,望肅清敵偽,除解苛燒。西方彼美多驕。振千仞,金衣裹細腰。把殘銅廢鐵,前輸外寇,飛機大炮,後引中騷。

一手遮天,神聖付託,欲把生命力盡雕。堪笑甚,學狙公芋賦,四暮三朝。

右沁園春詞一閡,用毛潤之詠雪原韻

丙戌長夏書奉竹君女士雅正

樂山郭沫若

其他1935年創辦錦江時,劉連波同志(中共黨員,解放後任重慶統戰部部長、全國政協委員)曾一度在錦江當過會計。不久,因公回川了。他的家屬回川路費是錦江出資資助的。

陳同生同志(解放後任上海市統戰部部長)在1934年10月被捕入獄。1936年11月,鍾南夫(又名韻明、中共黨員)任上海臨青學校校長時,有天他來錦江找我,愁容滿面地告訴說:「接陳農菲從南京陸軍軍人監獄寄來幾次明信片說,他患病,環境困難……」我聽後熱淚盈眶,當即將款與藥物交給鍾同志轉交了。回憶同生同志被國民黨逮捕前,9月份時,他還帶我大女國瓊到上海臨青學校吃午餐呢。

四川人李雲仙(又名李復石)同志,中共黨員,我們稱呼他李雲老,他是上海在中共地下黨的聯絡員。他年紀大了,身體瘦弱多病,為人極其熱誠、正直、喜愛接近青年。他依靠對外稱為乾女兒的王雪雲同志(解放後任廬山幼兒園園長)帶領著曹荻秋的幼孩(曹荻秋在解放區,孩子生下後無法撫養,託李雲老照顧的),陪伴他共同居住在上海薩坡賽路(現名淡水路),生活簡樸。

李雲老特長中醫,依靠半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