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的地盤越來越小,情勢越發危急起來。
“耶律德光原本要東征耶律倍,聽說中原大亂,他又驚又喜,立即召來心腹大臣商議軍機。這些大臣都以為耶律倍困守東丹國,兵微將寡,掀不起什麼大浪。大遼的大敵只有一人,便是驍勇無敵的李存勖。只要此人一日不死,大遼便不能安生。眼下中原大亂,李存勖已是四面楚歌,若是能趁機突襲中原,斬殺李存勖,大遼從此必定高枕無憂。耶律德光聽了眾臣之勸,親自率領原本用於東征的三十餘萬兵馬南下,逼近幽雲十六州,只待李存勖勢窮力孤之時,便要大舉進攻,一舉滅掉李存勖。
“其時鎮守邊關的唐軍大將正是李嗣源。聽說遼主耶律德光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李嗣源雖然並不懼怕,卻也有些緊張。他一面調集兵馬,準備與耶律德光決戰,一面派出親信,與耶律倍的心腹見面,許諾只要耶律倍出兵攻打遼國京城,牽制耶律德光的大軍,他自己必定召集幽雲十六州的唐軍北伐,一舉擊敗耶律德光。事成之後,李嗣源率軍南退,大遼皇帝便由耶律倍來做。
“耶律倍在東丹國接到心腹的密報,當真是又驚又喜,立即答允與李嗣源聯手對付耶律德光。這兩人以前曾在疆場對戰,是不共戴天的死敵。不過其時兩人的處境倒頗為相似,都被自己的主子逼迫,幾乎沒有容身之處,頗有一些惺惺相惜的味道。李嗣源對耶律倍倒有些佩服,見他答允與自己聯手,心下也是頗為高興。
“其時中原已然到處烽火,李存勖雖然躲在深宮之中享樂,宦官和伶人不許大臣將外間的情形說與李存勖知道,但是這等大事是隱瞞不住的,最終李存勖還是知道了叛軍四起,中原已無安寧之地。他聽說自己派出的將軍不只沒有剿滅叛軍,反倒也豎起了反旗,心下又驚又怒,在宮中大發雷霆,要親自率領兵馬去剿滅叛軍。只是那些宦官、伶人哪裡敢隨皇帝出戰,是以勾結貪生怕死的朝臣,拼命勸阻李存勖不要親征。李存勖被這些小人和姦臣矇蔽,最後沒有親征,而是要鎮守邊關的李嗣源率軍南下,為他剿滅各地的叛軍。”